5月13日,据网友曝光在G6683次高铁上,一位二等座大爷带孙女混进一等车厢,遭两名男子驱赶。视频中,一位黑色短袖男子询问大爷有没有票,并称“我们这比那儿贵,你没素质那边儿坐着去”,但大爷并不让位。列车员表示去叫列车长,随后大爷辱骂男子被男子掐脖,大爷突然倒地不起。5月14日,12306郑州段客服表示,二等座乘客不允许坐一等座,遇见这种情况直接找乘警处理。这一事件在网络中被曝光之后,引发了不少网友们的关注,尤其是在经过不同传播主体的传播之后,该事件也产生不小的网络争议。
不同传播内容的扩散带动同一事件的舆情关注热度
该事件发生于5月13日,在网络中形成关注热度始于5月14日,在经过网友视频曝光之后,不少新闻媒体将其作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行报道。从报道内容来看,总体上是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起初,部分新闻媒体在报道此事时,以“大爷购二等座带孙女坐一等座被驱赶”为标题,该事件由此进入公共视野,引发公共讨论,当时“被驱赶”成为报道的重点,也是引发网友们讨论的核心焦点,该事件的舆情关注热度也达到峰值。随后,有媒体开始以“大爷带孙女强占高铁一等座”、“大爷带孙女高铁上强占一等座起争执”为新闻标题对此事进行报道,以及事件后续中12306对此事进行的回应内容,延续了该事件的舆情传播热度。5月15日,该事件的舆情热度总体上呈现回落的状态。
透过此事的舆情传播,可以看出新闻媒体在报道此事时,报道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在能最快引发网友关注的标题内容上的存在差别,“大爷被驱赶”与“大爷强占”在报道倾向上存在一定反差,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该事件形成舆情传播热度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该事件中大爷与高铁上乘务人员的争执纠纷以及12306官方的回应内容也是引发该事件舆情关注热度演化的原因之一。
网络舆论聚焦指向呈现多元化
从该事件形成的网络舆论来看,舆论聚焦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首先是聚焦于对大爷做法的评判上,大部分网民认为这位大爷的做法不对,拿着二等座的票强占一等座这种做法是一种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因此,网民对这位大爷总体上持抨击的态度,指责这位大爷不能不守规矩倚老卖老,更不能带着小孙女实施这样的行为,不能给孩子做好榜样。当然还有少部分网民指出既然一等座空着,老年人坐一坐也没什么不可以,而这部分网络意见也受被其他不赞成的网民所攻击。其次是聚焦于对媒体报道手段的不满,网友们指出明明是大爷的抢占行为,而有些媒体不仅弱化这一行为,而且将大爷塑造成被驱赶的受害者的形象,因此不少网友指出现在不少媒体取的标题容易让人想到火车上的工作人员欺负老同志欺负小孩,不经意之间就把火车管理人员正常的执法行为注入了恶意,容易让人先入为主的认为管理人员的行为存在不合人情的因素。最后是聚焦于高铁上管理人员的履职行为以及官方的回应,大部分网民还是认同他们的处理方式,对他们的回应持支持赞同的态度。
高铁纠纷频现为何总能激起舆论水花?
近些年,因高铁纠纷而引发的舆情事件越来越多,如此前频发的高铁霸座事件,近期的高铁掴掌事件、婴儿高铁上哭闹引得孕妇和宝妈对骂事件,这些事件都引发了很大的舆论风波。由此可以看出,当高铁纠纷进入公共网络空间,总能激起不小的舆论水花。之所以屡次形成舆论风波,与高铁纠纷自身的特殊性不无关系。一方面在相对封闭的公共空间内,不同群体的诉求不同,有些人花了钱对安静舒适权利有自身的追求,而有些噪音和不舒适环境确实难以避免,这难免会形成利益上的纠纷,也会增强网民的代入感,进而形成舆情事件。同时不同乘客他们的道德素养存在一定差距,在这种环境下有些乘客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低道德素养下产生的行为很容易暴露,才会出现霸座、强占、乱扔垃圾、无理取闹等事件,道德立场是网络舆论形成的重要立场,面对不道德行为时,网民们总是会产生难以克制的正义冲动,进而极易产生道德抨击的舆论惯性。另一方面高铁纠纷会牵扯到高铁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执法行为,执法行为太柔太刚都会引发舆论争议,官方回应的态度、内容以及回应是否及时也容易带来舆情风险,这不仅需要他们在执法时对度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更也需要他们对当下的网络舆情演化、舆论意见、舆情风险等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对于这方面可以借助一些市面上较为专业的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如蚁坊软件全网舆情监测系统来实现。当然除了这些特殊性因素之外,常见的传播主体传播报道带节奏博流量行为也是高铁纠纷形成网络舆情的原因之一,这往往会放大舆论冲突、挑动网民情绪,制造舆论陷阱,进而形成舆情事件。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