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00:00 – 2025年9月9日15:00
2025年9月9日,江苏南通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关于通州区二甲镇一例急性肠道传染病处置情况的通报》。9月4日18时,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告通州区发生一例霍乱确诊病例,患者为二甲镇新市居人。目前患者经有效治疗已基本痊愈,且未发现新增病例。通州区疾控中心已按照霍乱处置规范要求,组织开展流调溯源、采样检测和跟踪管理,并指导属地对可疑源头场所二甲农贸市场进行相应消杀处置。通报指出,霍乱是一种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的肠道传染病,该中心已加强面上相关监测,指导属地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控健康宣传教育,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同时提醒广大居民,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需注意饮食卫生。
2025年09月01日00时至2025年09月09日15时,境内有关“江苏南通通报一例霍乱病例”的舆情信息热度约6,122。主要传播平台为社交网络、新闻APP、微信等。总体情感倾向以中性为主。
该时段内,境内有关“江苏南通通报一例霍乱病例”的舆情信息媒体舆情于09月09日09时达到最高峰,网民舆情于09月09日12时达到最高峰。
该时段内,境内有关“江苏南通通报一例霍乱病例”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平台约占总量的79.7%,其次为新闻APP约占10.3%,公众号约占4.3%。
该时段内,有关“江苏南通通报一例霍乱病例”的境内舆情情感倾向呈现出以中性为主的态势,中性舆情占比56.2%;正面舆情占比22.3%;负面舆情相对较少,占比21.5%。
该时段内,有关“江苏南通通报一例霍乱病例”的话题提及频次较高的词语有“霍乱”、“通报”、“病例”、“南通”、“江苏”等。
该时段内,有关“江苏南通通报一例霍乱病例”的媒体报道主要观点可归纳如下:
(一)关注霍乱病例通报及官方处置措施
据新京报、新闻晨报、澎湃新闻报道 9月4日,江苏南通通州区报告一例霍乱确诊病例,患者为二甲镇新市居人,经治疗后已基本痊愈,无新增病例。当地疾控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包括流调溯源、采样检测和病例跟踪管理,并对可疑源头二甲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消杀。通报强调霍乱作为甲类传染病的高风险性,但通过规范处置可有效控制。官方行动体现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通过信息公开缓解公众担忧。
(二)聚焦霍乱预防与治疗的科学指引
据新闻晨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潇湘晨报报道 霍乱属粪-口传播的肠道传染病,预防关键在于饮食卫生。专家建议避免生食水产品、饮用未消毒水源,并加强手部清洁。尽管霍乱弧菌危害大,但可通过补液、抗生素等治疗有效控制。媒体呼吁公众重视夏秋季高发期的防护,如食物彻底煮熟、使用安全水源等,同时强调无需过度恐慌,科学防控是关键。
(三)讨论患者感染原因与个体风险因素
据潇湘晨报报道 患者为77岁独居老人,因不当使用井水导致感染。其日常将污水倾倒于井边,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疾控部门推断感染途径与生食或使用受污染井水相关。这一案例突显农村地区卫生基础设施薄弱及老年人自我防护意识不足的问题,提示需加强基层健康教育和环境管理,尤其是对独居高危人群的关注。
(四)追踪农贸市场源头消杀及整改进展
据新京报、潇湘晨报、光明网报道 二甲农贸市场被列为可疑源头后全面封闭,周边设置围挡进行深度消杀,预计二十天后重启。政府借此推进市场环境改造,包括下水道整修和卫生升级,商户临时迁至他处经营。此举既切断传播链,也提升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反映“平急两用”治理思路,兼顾疫情防控与长期民生需求。
(五)强调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高发期健康提示
据南方日报、央广网、中国新闻网报道 结合霍乱案例,多部门联合加强监测并开展肠道传染病宣教。提醒居民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勤洗手并妥善处理污水。官方通过多渠道普及“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九字方针,针对性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同时加强市场、社区等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整治,以降低季节性传染病暴发风险。
该时段内,通过对有关“江苏南通通报一例霍乱病例”的网民言论进行情感倾向分析,大众情绪分布如下:
(一)霍乱危害需重视,防控措施要加强霍乱作为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危害极大,发病急、传播快,典型症状令人揪心,如无痛性剧烈水样腹泻、喷射状呕吐,严重者数小时内可脱水休克,未治疗病死率超30%。因此,公众必须高度重视霍乱防控。要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强化“病从口入”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食物要彻底煮熟,避免生食海鲜,生熟厨具分开使用;注意饮水卫生,只饮用开水、瓶装水或经消毒的水,禁饮生水;还要注意手部清洁,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同时,市场等场所要加强消杀和监管,保证食品安全。
(二)霍乱病例散发,无需过度恐慌南通此例霍乱属规范处置后的零星散发案例,国家疾控数据显示,2025年8月全国报告霍乱5例,均为散发,南通病例也未引发扩散。而且现代医疗手段可高效治愈霍乱,患者经有效治疗已基本痊愈,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新增病例。疾控专家指出,霍乱在卫生条件良好地区极难暴发,公众只需强化饮食卫生、关注身体异常,无需过度担忧。当前社会面无扩散迹象,公众应相信疾控部门的高效响应,如流调、消杀、监测等已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三)公众需提升防护意识,共同守护健康公众意识提升和防疫知识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应意识到个人行为的防护作用,为公共卫生安全共同努力。面对霍乱疫情,要提高防护意识,落实基础卫生措施,如勤洗手、喝蔬水、戴口罩、多通风等。同时,要关注官方通报,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护足以守护健康安全。大家要积极做好防护,相信通过共同努力,能够有效防控霍乱,守护健康家园。
(四)夏季霍乱高发,饮食卫生是关键夏秋季(6 - 9月)是霍乱高发期,公众需特别注意饮食卫生。生腌海鲜等海水产品成为主要传播因素,应警惕病从口入。要避免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食物要彻底煮熟,避免生食海鲜,生熟厨具分开使用。市场消杀完后,后续也要加强监管,保证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保障民众健康。
(五)回顾历史,重视霍乱防控从历史角度看,霍乱曾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过去也有过相关疫情。如今虽然感觉霍乱病例少见,但它依旧隐藏于人间。还记得小学时社会上曾爆发过霍乱,老师曾做过相关的卫生教育。现在南通通报霍乱病例,提醒我们不能忽视这种传染病,要重视防控,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霍乱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共同应对疫情。
1. 公众恐慌风险:霍乱作为甲类传染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危害性,且在人们的记忆中较为久远,此次南通通报霍乱确诊病例,容易引发公众的恐慌情绪。部分网民表示“我天好吓人”“夺吓人”“好多年好多年没听说过这个了,吓死了”等,体现出对霍乱的恐惧。一旦恐慌情绪蔓延,可能导致公众过度紧张,出现抢购物资、不敢外出等行为,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节奏。
2. 谣言传播风险:在信息传播迅速的网络时代,关于霍乱病例的来源、传播情况等容易引发各种猜测和谣言。部分网民质疑“是不是故意投毒”“外来人口带进来的吧”“美国人干的”等,这些没有根据的猜测可能会误导公众,干扰疫情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谣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难以迅速控制和消除,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3. 传播扩散风险:虽然目前患者已基本痊愈,且未发现新增病例,但霍乱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粪 - 口途径传播,经水、食物及生活密切接触都可能感染,生腌海鲜等海水产品是近年来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二甲农贸市场作为可疑源头场所,可能存在霍乱弧菌污染的情况,如果流调溯源不彻底、消杀处置不到位,或者公众不注意饮食卫生,仍有可能导致霍乱的传播扩散。此外,南通是人员流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人员的流动也增加了疫情扩散的风险。
4. 旅游及经济影响风险:南通作为一个旅游和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霍乱病例的通报可能会对当地的旅游业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网民表示“我草,马上去南通看苏超球赛了,这情况我还去吗”“周末要去南通的,有点害怕”,这表明疫情可能会导致游客减少,影响当地的旅游收入。同时,一些与餐饮、娱乐等相关的行业也可能受到冲击,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
5. 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风险:尽管疾控中心已按照霍乱处置规范要求,组织开展流调溯源、采样检测和跟踪管理,并指导属地对可疑源头场所进行相应消杀处置,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农贸市场的消杀可能不彻底,公众对饮食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个人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疫情防控出现漏洞,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
1. 加强信息发布与科普宣传:疾控中心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度,定期更新疫情动态,包括流调溯源进展、消杀情况、是否有新增病例等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疫情的真实情况,消除恐慌情绪。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如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电视、广播等,开展霍乱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向公众普及霍乱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例如,可以制作科普短视频、宣传海报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公众传播相关知识。
2. 强化谣言监测与管控:建立健全谣言监测机制,及时发现网络上关于霍乱的谣言和不实信息,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辟谣和管控。加强与网络平台的合作,要求平台对涉及霍乱的谣言信息进行及时删除和屏蔽,对造谣传谣者依法追究责任。同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辟谣信息,引导公众不信谣、不传谣。
3. 持续做好流调溯源与防控工作:疾控部门应继续深入开展流调溯源工作,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传播链条和风险点。加强对二甲农贸市场等可疑源头场所的监测和消杀工作,定期进行采样检测,确保环境安全。同时,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跟踪管理,严格落实隔离观察和健康监测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此外,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管,特别是对海鲜市场、餐饮场所等的检查,确保食品来源安全、加工过程规范。
4. 做好旅游和经济影响的应对:旅游和商务部门应及时发布南通疫情防控的相关信息,向游客和投资者说明疫情的实际情况和防控措施,消除他们的顾虑。同时,推出一些优惠政策和活动,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例如,旅游景区可以推出门票优惠、旅游套餐等活动,商务部门可以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加强对旅游和餐饮等行业的扶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5.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农贸市场、餐饮场所、公共场所等进行定期巡查,确保消杀、通风、人员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防控措施的认识和配合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控的良好氛围。
上述报告,为“鹰眼早报告”人工智能编写。若需要查看更多高校热点舆情事件分析研判报告,可申请免费试用蚁坊软件的AI舆情分析报告工具。(舆情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工具免费试用入口>>>)
相关阅读推荐:舆情简评|湖南警方辟谣领育儿补贴需先交保证金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