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舆情简评 >>正文

舆情简评|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突发山洪

2025-08-18 17:21 作者:C 浏览次数:86 标签: 灾害舆情 地方舆情 舆情分析 舆情报告
"速读全网"舆情,了解传播路径,把握发展态势——点击试用鹰眼速读网全网舆情监测分析系统

一、事件概述

2025年8月16日22时左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东乌盖沟上游突发山洪,造成野外露营的13人失联。灾害发生后,当地组织应急管理、公安、消防、自然资源、水利、卫生健康等部门700余人,各搜救队伍携带机械设备沿着事发山洪沟道及下游周边展开地毯式搜救;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立即作出部署,要求全力组织救援,核清失联人员情况,并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救援处置,相关部领导视频连线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消防救援总队和救援现场,持续调度指导处置工作,当地消防救援队伍也立即调派专业力量赶赴现场处置。

截至17日10时,1人获救,8人遇难,4人失联;截至17日15时30分,已造成9名野外露营人员遇难、3名野外露营人员失联;截至17日17时20分,山洪已致10名野外露营人员遇难,尚有2人失联,目前获救的1人刚参加完高考。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同时警示各地,加强对泥石流、滑坡体、河道等重点目标的管控,防止此类事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

二、舆情趋势

由上图趋势可以看出,有关“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突发山洪”的媒体舆情于08月17日18时40分达到最高峰,网民舆情于08月17日12时30分达到最高峰。

三、传播平台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突发山洪”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平台,相关舆情,占总量的40.1%,其次为短视频占26.7%,新闻APP占24.0%。

四、情感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突发山洪”事件的负面情感倾向舆情占比最多,达到40.3%;中性舆情占比37.6%;正面舆情占比较少,为22.1%。

五、热词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突发山洪”的话题提及频次较高的词语有“山洪”、“失联”、“乌拉特后旗”、“内蒙古”、“遇难”等。

六、媒体报道

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主要观点可归纳如下:

1.关注伤亡人数动态更新  

此次山洪灾害的伤亡数据随搜救进展持续更新。截至17日10时,遇难人数为8人,失联4人(新京报、新华网);至15时30分,遇难增至9人,失联3人(极目新闻、国是直通车);17时20分最新通报显示,遇难人数升至10人,失联2人(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这一动态变化反映了救援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也凸显自然灾害对野外活动的高风险性。  

2.聚焦救援行动进展与难点  

灾害发生后,当地迅速组织700余人联合救援队伍,涵盖应急管理、公安、消防及部队官兵等(每日经济新闻)。救援采用机械设备沿山洪沟道展开地毯式搜救,并调用抽水设备应对复杂地形(极目新闻)。中国军号提到,北部战区陆军边防旅及民兵近400人加入搜救,但因事发地属野外河道,夜间洪水冲击导致搜救难度极大。  

3.讨论事故原因与露营安全隐患  

此次遇难者均为野外露营人员,扎营地系非正规景点的枯水期河道(红星新闻)。附近居民称,该区域雨季上游易突发山洪,但此前未发生过事故(极目新闻)。获救的17岁女孩刚高考完,其腿部受伤且失温,成为首个报警者(极目新闻、红星新闻)。事件暴露野外露营缺乏安全预警及公众对自然风险认知不足的问题。  

4.应急管理部响应与后续部署  

应急管理部接报后立即派工作组赴现场,要求核清失联人员并协调多方救援力量(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强调,工作组重点指导现场处置、次生灾害防范及善后工作。中国妇女报指出,此次救援凸显国家级应急机制在跨区域灾害中的关键作用。  

5.反思野外活动风险管理  

事件引发公众对野外露营安全规范的讨论。媒体呼吁加强非景区自然区域的警示标识和监测预警(红星新闻)。极目新闻建议推广户外安全教育,尤其需提升青少年群体的风险意识。此外,部分网友质疑露营组织者是否具备应急能力,强调责任划分与法规完善的必要性。

七、网民观点

1.祈福平安

众多网民表达了对此次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灾害中失联人员平安归来的祈愿,以及对遇难者的哀悼和对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祝愿。例如“愿平安,今年天灾太多了”“愿失联者平安,逝者安息”等言论,体现了大家在面对灾难时对生命的尊重和美好期许,希望受灾群众能够脱离危险,救援人员在工作中也能保障自身安全。

2.安全意识与教训

不少言论强调了野外露营时要选择安全地点,以及人们应提高安全意识、重视生命。像“野外露营,不能找河边,每年都有这样死的”“网上都提示多少次了,不要在河畔,峡谷露营”等,指出了此次悲剧发生的部分原因是人们缺乏对危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提醒大家在户外活动时要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3.灾害预警与应急

部分网民关注到了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人提出“这玩意不能预报或者上游发水通报一下”,质疑灾害预警机制的有效性;也有提及应急管理部的驰援和党员干部的行动,如“应急管理部火速驰援内蒙古山洪灾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强调了在灾害发生时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的重要性。

4.自然风险与敬畏

一些言论表达了对自然风险的敬畏之情,认为此次灾害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警钟。“山洪无情,愿逝者安息,救援顺利”“敬畏自然,珍视生命”等言论,体现了人们认识到自然的力量不可抗拒,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做好风险预判和防范措施。

5.后续工作与建议

部分网民提出了关于灾害后续工作的建议,包括搜救失联人员、做好善后工作、生态修复等方面。如“后续工作重点 搜救:聚焦4名失联人员,扩大无人机搜索范围,防范二次灾害。 善后:心理疏导团队介入安抚家属,调拨救灾资金保障安置”,还提到了要加强高风险区域动态管控、预警精准推送及公众防灾教育等,以减少未来类似灾害中可能出现的“人祸”因素。

八、热门文章

九、研判分析

(一) 风险分析

1.救援难度风险:从媒体报道可知,救援现场道路中断、地形泥泞,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700余人的救援队伍在这样的条件下持续搜救,不仅增加了救援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风险,也可能影响救援的效率和效果。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失联人员生存的可能性也在逐渐降低,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2.安全意识风险:此次事件中,遇难和失联人员均为野外露营者,且事发地并非景点,系游客自发野外露营。这反映出部分游客的安全意识淡薄,对野外环境的风险认识不足。同时,也暴露出野外活动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如非景区露营地存在“预警真空”,导致游客忽视自然风险。如果不加强对公众的安全教育和引导,类似的悲剧可能还会再次发生。

3.灾害防御风险:此次山洪事件凸显了极端天气下基层应急体系的薄弱环节,如气象预警未能有效传达给露营者,高风险区域缺乏动态管控等。此外,北方地区近年来洪涝灾害频率明显上升,也反映出气候变局下灾害防御的紧迫性。如果不加强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多的自然灾害威胁。

(二)后续工作建议

1.加大救援力度和保障救援安全:责任单位应进一步加大救援力度,调配更多的救援力量和设备,克服救援现场的困难,全力寻找失联人员。同时,要加强对救援人员的安全保障,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救援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救援,避免盲目行动,提高救援的效率和效果。

2.强化安全教育和风险提示:责任单位应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公众的安全教育和风险提示,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要针对野外露营等户外活动,发布相关的安全指南和注意事项,提醒公众选择安全的露营地点,避免在强降雨期间进入山洪易发区域。同时,要加强对非景区露营地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预警机制,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3.完善灾害防御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责任单位应加强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高风险区域的动态管控,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避险能力。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威胁。

 

上述报告,为“鹰眼早报告”人工智能编写。若需要查看更多自然灾害舆情案例分析研判报告,可申请免费试用蚁坊软件的AI舆情分析报告工具。(舆情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工具免费试用入口>>>)

 

相关阅读推荐:舆情简评|上海女童调座椅致后排弟弟挤压身亡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

热门文章 换一换
文章推荐换一换
舆情监测关注问题换一换
舆情监测公司排名 舆情分析 舆情管理 舆情监测系统 全网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 舆论 舆情监测平台 互联网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测服务平台 热点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舆论聚焦 中山大学张鹏 超强台风山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微博传播分析 网红直播 手机舆情监测 做好舆情监控 舆情监测报价 网络热点事件 舆情搜索 舆情预警系统 近期舆情 舆情报告 舆情 免费舆情软件 舆情监测方案 舆情监测解决方案 舆情是什么意思 网络舆情监测 舆情案例分析 专业舆情监测 媒体舆情监测 药品安全事件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洁洁良 乐清女孩 新浪微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2019网络舆情事件 山东寿光水灾 社会舆情 舆情监测哪家好 舆情监测方法 舆情监测报价 新浪舆情 手机舆情监测 近期舆情 网红直播 舆情事件 免费舆情监测软件 社会舆情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报告 舆情监测软件 网络舆情监测公司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分析 舆情监控前几大公司 网络舆情监控软件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是什么意思 免费舆情监控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网络舆情分析 舆情 政务舆情 什么是舆情 新华网舆情在线 舆情监控系统 互联网舆情分析 社区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网络舆情管理 人民舆情监控 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 涉警舆情 鹰击 鹰眼舆情
标签云 换一换
舆情传播 舆情分析研判 谣言传播 舆情监测 2025年舆情报告 舆情监测系统 应急舆情 舆情监测预警 灾害舆情 舆情风险监测 学校舆情 教育舆情 社会事件舆情分析 社会舆论热点 舆情报告 舆情分析 舆情预警系统 新媒体舆情监测 网络传播规律 社交媒体舆情 深度学习算法 全网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 舆情研究 互联网舆情监测平台 农业舆情 农村舆情 乡镇舆情 短视频 舆情系统 应急管理 舆情研判 网络舆情网 辖区舆情监测 属地舆情监测 行业舆情 舆情治理 互联网舆情治理 突发公共事件 地方舆情 交通舆情 疫情舆情分析报告 疫情舆情 抗击疫情 疫情舆情分析 大数据舆情分析 政务舆情 近期舆情 校园舆情 舆情汇总 大数据舆情监测 旅游舆情 AI舆情监测服务平台 人工智能 舆情监测平台 月度舆情分析 大数据服务平台 网络舆情监测 互联网舆情分析 大数据舆情 景区舆情 舆情舆论汇总 市场监管 舆情周报 舆情信息收集 热点监测 舆情监测解决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免费舆情监测软件 舆情监测软件 鹰眼速读网 免费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预警 舆情日报 新闻传播理论 网络舆情监测公司 舆情监测工具 舆情管理 在线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方法 舆情查询 网络热词 涉警舆情 舆情风险 开源情报工具 信息挖掘 在线监测软件 2024年报告 舆情反转 视频舆情监测 社会舆情 假期舆情 消费舆情 文旅舆情 医院舆情 医疗舆情 舆情服务 舆情服务商 新闻舆情 民生舆情 舆情监测软件排名 舆情热点事件 网络安全 蚁坊软件 舆情事件 金融舆情 金融监督管理局 财经金融舆情监测 网络热点事件 公安舆情监测分析 公安类舆情 娱乐舆情 AI舆情监测服务 AI舆情服务 舆论监测 蚁坊 高校舆情 新媒体舆情 数据监测 舆情数据分析 网络舆情治理 网络综合治理 网络信息生态治理 舆情应对 舆论态势 舆情信息分析 舆情回应 公共事件舆情 舆情平台 舆情态势 老年人保护舆情 舆论风险防范 舆论监测软件 网络舆论监测 妇女儿童舆情 网红直播 中国食品药品安全舆情事件案例 网上舆情 安全生产 食品舆情 舆情搜索 涉稳舆情 航空舆情 舆情监测报价 传播路径分析 政府舆情 涉法舆情 检察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舆情监测方案 网络社会热点舆情分析系统 免费大数据平台有哪些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哪家好 互联网舆情监测 2023年舆情分析报告 电力舆情 高考舆情 互联网舆情 政府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服务商 铁路舆情 如何网络舆情 能源舆情 企业舆情 政策舆情 危机公关 舆情告警 智慧城市 舆情案例 数据分析软件有哪些 网信办信息汇总 舆情监测哪家好 税务舆情 舆情处置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生态环境舆情 负面舆情 消防救援舆情 舆情案例分析 地震舆情 明星舆情 自媒体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前几大公司 社交新全媒体监测系统工具平台公司 法治舆情 司法舆情 法院舆情 网红舆情 23年舆情报告 网络意识形态 涉毒舆情 科技舆情 鹰击早发现 监狱舆情舆论 大数据分析工具 做好舆情监控 政府舆情监测系统 媒体舆情 媒体舆论 网络在线教学舆情 烟草舆情舆论 会议舆情 媒体监测 环境舆情 情报分析 声量 舆情专报 次生舆情 舆情分析服务 舆论反应 信息战 舆论战 舆论趋势 新闻舆论阵地管理 自媒体传播 自媒体乱象 女权舆论 性别矛盾 民族宗教舆情 宗教舆情 银行舆情 2022年舆情报告 未成年人舆情 舆情引导 两会舆情 审计局 舆论失焦 政法舆情 网络实名制 舆情监督 奥运会 疫情搜索大数据 舆论知识点 新疆棉花 社会情绪指数 正面舆情 网络暴力 社会性死亡 辟谣 涉犬舆情 事件过程 鹰眼舆情 鹰击 清博大数据舆情 舆情格式 抗疫英雄事迹舆情 虚假新闻 什么是舆情 2020年舆情报告 2020年舆情 机器学习 舆论分析 舆情公关 虐童事件 反转新闻 网红 微舆情 微博传播分析 手机舆情监测 新浪舆情 新华舆情 2019网络热词 网络流行语 百度舆情监测 企业危机管理 315 网络舆情危机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是什么意思 德云社 网络舆论分析 大数据舆情监测案例 微博数据分析 舆情监测公司 2019舆情热点 犯罪舆情 股票舆情 消防舆情 微信舆情监测 民航舆情 人物舆情 公益舆情 感动中国 影视舆情 舆论监督 2019舆情 2018舆情事件盘点 2018舆情报告 雾霾舆情 港澳台舆情 涉军舆情 拆迁舆情 反腐舆情 海外舆情 信息惠民 体育舆情 强拆舆情 舆情指数 环保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