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舆情简评 >>正文

舆情简评|五台山一游客被牛群围攻踩踏

2025-07-21 17:21 作者:C 浏览次数:143 标签: 景区舆情 旅游舆情 负面舆情 舆情报告
"速读全网"舆情,了解传播路径,把握发展态势——点击试用鹰眼速读网全网舆情监测分析系统

一、事件概述

2025年7月16日,山西忻州五台山网传多名游客因挑逗牛被山上的牛围攻踩踏。17日,五台山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有游客喂牛牛肉干、用登山杆敲打牛屁股、摸牛头和牛屁股等,牛才反击,这些牛常年在山上,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此事属于个人道德素养问题,会联系相关部门沟通处理;另有工作人员称事发路段是当地牧民放牛的地方,不属于景区管辖,游客中心发布过有关禁止徒步的公告,但游客不听。

当事游客吴峰(化名)称,自己是16日在五台山因保护三只小狗被牛群攻击,并非主动挑逗,网传视频为多个片段拼凑而成,除他被牛攻击的画面外,其他有关挑逗牛的不文明行为均与他无关。

红星新闻致电景区管委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挑逗牛与被牛群踩踏的并非同一游客,目前仍在进一步调查,已联系上视频中被围攻的当事人,其自称护狗时被牛撞倒致脚部扭伤。7月18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对央广网记者表示,游客被攻击疑似因其携带的犬只引起,网传的游客“喂牛牛肉干”及“用登山杖敲打牛屁股”视频疑似拼凑剪辑而成,“用登山杖敲打牛屁股”的画面其实是约一周前的视频,且视频中工作人员的回复,也是对约一周前发生的事件回复,而非16日游客被牛群攻击事件的回复。

二、舆情趋势

由上图趋势可以看出,有关“五台山一游客被牛群围攻踩踏”的媒体舆情于07月17日15时达到最高峰,网民舆情于07月17日15时达到最高峰。

三、传播平台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五台山一游客被牛群围攻踩踏”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短视频平台,相关舆情量,占总量的73.4%,其次为新闻APP占15.6%,社交网络占10.1%。

四、情感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五台山一游客被牛群围攻踩踏”的舆情情感倾向,中性舆情占比最大,达60.1%,;负面舆情次之,占28.8%;正面舆情占比最少,仅11.1%。

五、热词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五台山一游客被牛群围攻踩踏”的话题提及频次较高的词语有“游客”、“五台山”、“牛群”、“踩踏”、“牛肉干”等。

六、媒体报道

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主要观点可归纳如下:

1.关注游客挑逗牛群的不文明行为  

多家媒体聚焦游客在五台山景区的不当行为,认为其挑逗牛群是引发攻击的主因。新闻晨报、澎湃新闻等援引五台山管委会的初步回应称,有游客存在喂牛牛肉干、用登山杖敲打牛屁股等行为,导致牛群反击。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牛群通常温顺,攻击行为属游客个人道德素养问题,并强调事发区域为牧民放牛的非游览区,景区已多次发布禁止徒步的公告。此观点被环球时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多家媒体转载,形成舆论对游客素质的广泛讨论。  

2.聚焦视频真实性及事件反转  

部分媒体和当事人质疑网传视频的真实性。央广网指出,景区后续调查发现,16日被踩踏事件与网传“喂牛肉干”“敲打牛屁股”画面无关,后者为其他时间段的拼凑视频。新京报、广州日报等援引当事人吴先生的说法,称其因保护携带的三只小型犬遭牛群攻击,并未主动挑逗牛,网传挑逗画面与其无关。五台山管委会也承认,事发地无监控,需进一步核实,事件出现反转引发公众对信息传播真实性的关注。  

3.讨论犬只引发牛群攻击的可能性  

景区管委会在后续通报中提出新观点,认为牛群攻击可能与游客携带犬只有关。央广网报道称,当事人吴先生携带三只小型犬徒步时,牛群对犬只显露敌意并围攻,为保护宠物导致其被踩踏。五台山管委会强调,非游览区域生态脆弱,禁止擅自进入。此解释被搜狐新闻、环球网等广泛传播,引发对“动物冲突”及景区安全管理的讨论。  

4.强调景区管理责任与安全隐患  

部分媒体关注景区管理的争议点。ZAKER吉林指出,五台山管委会称事发地为非管辖区域,但未明确牧民放牛区与游客路线的安全责任划分。农视网提到,景区未及时提供监控证据,且应急部门未接到报警,暴露管理漏洞。中国新闻网则强调,景区自2020年已划定游览区,但徒步者仍违规进入,需加强警示与管控措施。此类观点引发对景区安全预案和风险提示效力的质疑。  

5.呼吁文明旅游与遵守景区规定  

多家媒体结合事件呼吁游客文明旅游。央广网引用五台山管委会的倡议,要求游客远离非游览区、避免挑衅动物。观察者网、新浪等强调,牛群攻击事件反映部分游客缺乏对野生动物的基本尊重,需提升个人素质。此类观点得到舆论支持,认为旅游安全需游客与景区共同维护,遵守规则是避免冲突的关键。

七、网民观点

1.游客咎由自取

众多网民认为此次事件中游客的行为严重违背常理和道德,他们喂牛牛肉干、用登山杆敲打牛屁股、趁牛休息坐在牛背上等行为,是对动物的不尊重和挑衅。牛本身是温顺的动物,正常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人,正是游客的这些恶劣行为激怒了牛,才导致被牛攻击踩踏。他们觉得游客是自食恶果,甚至希望牛能更狠地攻击游客,让游客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代价。这反映出大家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强烈谴责,以及对动物权益的一种朴素维护。

2.景区管理问题

部分网民指出景区在此次事件中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虽然景区称是游客个人素质问题,但视频中被踩踏的游客是否真的有喂牛牛肉干、用登山杆挑逗牛等行为并不明确,而且游客被踩踏这么久都没有工作人员上前制止。他们认为景区不应轻易甩锅,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如果普通游客没有做错事却被伤害,景区利用舆论甩锅,会让游客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呼吁景区加强管理和保障游客的安全。

3.文明旅游重要性

有观点强调文明旅游的重要性。旅游不仅是欣赏风景,更是对个人修养的检验。此次事件反映出部分游客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他们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应该恪守规则,尊重动物和自然环境,以谦卑的态度对待旅游目的地的一切。同时,景区也应该通过制度来约束游客的行为,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共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4.动物灵性与权益

不少网民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牛被游客的不当行为激怒后进行反击是合理的。他们支持牛的行为,认为牛是在为自己发声,是在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些网民对游客的恶劣行为表示愤怒,觉得游客不应该欺负弱小的动物,应该尊重动物的感受和权益。这体现了人们对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对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关系的追求。

5.行为伦理与道德

网民们对游客喂牛牛肉干的行为表示极度愤慨,认为这违背了伦理道德,就如同让人吃人肉一样不可理喻。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动物的感情,也挑战了人类的道德底线。他们认为游客应该有基本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边界,不能做出如此荒唐和不道德的事情。同时,也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道德规范,尊重生命和自然。

八、热门文章

九、研判分析

(一) 风险分析

1.舆情发酵风险:该事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众多媒体、大V和网民纷纷参与讨论。媒体的大量报道和大V的传播使得事件的影响力迅速扩大,网民的负面情绪如愤怒、嘲讽等不断累积。如果事件得不到妥善处理,舆情可能会进一步发酵,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对五台山景区的形象造成严重损害。例如,目前已有大量网民对涉事游客进行辱骂和指责,甚至提出对游客进行行政拘留、上黑名单等建议,若这种情绪持续蔓延,可能会引发公众对景区管理的质疑和不满。

2.事实认定风险:当事游客称视频系拼凑,自己未主动挑逗牛,是为保护小狗才被牛攻击;而景区管委会最初回应称是游客喂牛肉干、敲打牛屁股才遭牛群反击。双方说法存在矛盾,且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调查结果。这种事实认定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舆情进一步混乱,引发公众对景区调查公正性和透明度的质疑。如果最终事实真相与景区最初的回应不符,景区可能会陷入信任危机。

3.景区管理形象风险:景区工作人员最初将事件归因于游客个人素质问题,虽然强调会联系相关部门沟通处理,但在调查结果未明确的情况下,这种回应方式可能会让公众认为景区在推卸责任,对景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产生质疑。此外,景区表示事发路段不属于景区管辖,且游客中心发布过禁止徒步公告但游客不听,这可能会让公众觉得景区在安全管理和游客引导方面存在不足。

(二)后续工作建议

1.及时准确调查真相:景区应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联合相关部门,如公安、畜牧等,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调取现场周边可能存在的监控视频,寻找更多的目击者,收集相关证据,以确定事件的真实经过。同时,要确保调查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及时向公众公布调查进展和结果,避免谣言和猜测的传播。

2.积极主动沟通回应:景区应建立专门的舆情应对小组,密切关注媒体、大V和网民的言论,及时了解舆情动态。对于公众的疑问和质疑,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回应,保持诚恳、客观的态度。在调查结果未明确之前,避免轻易下结论或推卸责任。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渠道发布信息,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增强公众对景区的信任。

3.加强景区管理和安全提示:景区应进一步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和引导,在景区内设置明显的安全提示标识,提醒游客不要挑逗动物、遵守景区规定。对于牛群活动区域,可以设置隔离带或警示标志,避免游客近距离接触牛群。同时,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服务意识,以便在遇到类似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4.完善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景区应根据此次事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游客在景区内的行为规范和责任,以及景区在处理游客与动物冲突事件时的流程和措施。建立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对多次违反规定的游客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公安、医疗等部门的合作,建立联动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上述报告,为“鹰眼早报告”人工智能编写。若需要查看更多景区突发舆情事件分析研判报告,可申请免费试用蚁坊软件的AI舆情分析报告工具。(舆情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工具免费试用入口>>>)

 

相关阅读推荐:舆情简评|甘肃天水滑坡致一列火车脱线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

热门文章 换一换
文章推荐换一换
舆情监测关注问题换一换
舆情监测公司排名 舆情分析 舆情管理 舆情监测系统 全网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 舆论 舆情监测平台 互联网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测服务平台 热点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舆论聚焦 中山大学张鹏 超强台风山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微博传播分析 网红直播 手机舆情监测 做好舆情监控 舆情监测报价 网络热点事件 舆情搜索 舆情预警系统 近期舆情 舆情报告 舆情 免费舆情软件 舆情监测方案 舆情监测解决方案 舆情是什么意思 网络舆情监测 舆情案例分析 专业舆情监测 媒体舆情监测 药品安全事件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洁洁良 乐清女孩 新浪微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2019网络舆情事件 山东寿光水灾 社会舆情 舆情监测哪家好 舆情监测方法 舆情监测报价 新浪舆情 手机舆情监测 近期舆情 网红直播 舆情事件 免费舆情监测软件 社会舆情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报告 舆情监测软件 网络舆情监测公司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分析 舆情监控前几大公司 网络舆情监控软件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是什么意思 免费舆情监控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网络舆情分析 舆情 政务舆情 什么是舆情 新华网舆情在线 舆情监控系统 互联网舆情分析 社区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网络舆情管理 人民舆情监控 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 涉警舆情 鹰击 鹰眼舆情
标签云 换一换
疫情舆情分析报告 疫情舆情 抗击疫情 疫情舆情分析 社会事件舆情分析 社会舆论热点 舆情报告 舆情分析 舆情监测系统 大数据舆情分析 政务舆情 属地舆情监测 行业舆情 舆情传播 近期舆情 学校舆情 校园舆情 舆情汇总 大数据舆情监测 互联网舆情监测平台 地方舆情 旅游舆情 AI舆情监测服务平台 人工智能 舆情监测平台 2025年舆情报告 舆情分析研判 月度舆情分析 大数据服务平台 舆情监测预警 网络舆情监测 舆情风险监测 互联网舆情分析 大数据舆情 景区舆情 舆情舆论汇总 市场监管 舆情周报 舆情信息收集 热点监测 教育舆情 舆情监测解决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免费舆情监测软件 舆情监测软件 鹰眼速读网 免费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预警系统 舆情预警 网络传播规律 舆情日报 新闻传播理论 网络舆情监测公司 舆情监测工具 舆情管理 网络舆情网 在线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方法 舆情查询 网络热词 涉警舆情 舆情风险 开源情报工具 信息挖掘 在线监测软件 2024年报告 舆情反转 舆情研究 短视频 视频舆情监测 社会舆情 假期舆情 消费舆情 文旅舆情 舆情研判 医院舆情 医疗舆情 舆情服务 舆情服务商 舆情监测 全网舆情监测 新闻舆情 民生舆情 舆情监测软件排名 网络舆情 舆情热点事件 网络安全 蚁坊软件 舆情事件 金融舆情 金融监督管理局 财经金融舆情监测 网络热点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 公安舆情监测分析 公安类舆情 娱乐舆情 舆情系统 AI舆情监测服务 AI舆情服务 舆论监测 蚁坊 交通舆情 高校舆情 新媒体舆情 数据监测 舆情数据分析 舆情治理 网络舆情治理 网络综合治理 网络信息生态治理 舆情应对 应急舆情 灾害舆情 应急管理 舆论态势 舆情信息分析 舆情回应 公共事件舆情 舆情平台 舆情态势 农业舆情 农村舆情 老年人保护舆情 舆论风险防范 舆论监测软件 网络舆论监测 妇女儿童舆情 网红直播 中国食品药品安全舆情事件案例 网上舆情 安全生产 食品舆情 舆情搜索 涉稳舆情 航空舆情 舆情监测报价 传播路径分析 政府舆情 涉法舆情 检察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社交媒体舆情 谣言传播 舆情监测方案 网络社会热点舆情分析系统 免费大数据平台有哪些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哪家好 互联网舆情监测 2023年舆情分析报告 电力舆情 高考舆情 互联网舆情 政府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服务商 铁路舆情 辖区舆情监测 如何网络舆情 能源舆情 企业舆情 政策舆情 危机公关 舆情告警 智慧城市 舆情案例 数据分析软件有哪些 网信办信息汇总 舆情监测哪家好 乡镇舆情 税务舆情 舆情处置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生态环境舆情 负面舆情 消防救援舆情 舆情案例分析 地震舆情 明星舆情 新媒体舆情监测 自媒体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前几大公司 社交新全媒体监测系统工具平台公司 法治舆情 司法舆情 法院舆情 网红舆情 23年舆情报告 网络意识形态 涉毒舆情 科技舆情 鹰击早发现 监狱舆情舆论 大数据分析工具 做好舆情监控 政府舆情监测系统 媒体舆情 媒体舆论 网络在线教学舆情 烟草舆情舆论 会议舆情 媒体监测 环境舆情 声量 舆情专报 次生舆情 舆情分析服务 舆论反应 信息战 舆论战 舆论趋势 新闻舆论阵地管理 自媒体传播 自媒体乱象 女权舆论 性别矛盾 民族宗教舆情 宗教舆情 银行舆情 互联网舆情治理 2022年舆情报告 未成年人舆情 舆情引导 两会舆情 审计局 舆论失焦 政法舆情 网络实名制 舆情监督 奥运会 疫情搜索大数据 舆论知识点 新疆棉花 社会情绪指数 正面舆情 网络暴力 社会性死亡 辟谣 涉犬舆情 事件过程 鹰眼舆情 鹰击 清博大数据舆情 舆情格式 抗疫英雄事迹舆情 虚假新闻 什么是舆情 2020年舆情报告 2020年舆情 深度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 舆论分析 舆情公关 虐童事件 反转新闻 网红 微舆情 微博传播分析 手机舆情监测 新浪舆情 新华舆情 2019网络热词 网络流行语 百度舆情监测 企业危机管理 315 网络舆情危机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是什么意思 德云社 网络舆论分析 大数据舆情监测案例 微博数据分析 舆情监测公司 2019舆情热点 犯罪舆情 股票舆情 消防舆情 微信舆情监测 民航舆情 人物舆情 公益舆情 感动中国 影视舆情 舆论监督 2019舆情 2018舆情事件盘点 2018舆情报告 雾霾舆情 港澳台舆情 涉军舆情 拆迁舆情 反腐舆情 海外舆情 信息惠民 体育舆情 强拆舆情 舆情指数 环保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