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人而言,在感知到网络上各类热点、爆点新闻时往往相关舆情已进入攀升、爆发阶段,舆论全盘经历酝酿发酵后,混乱、矛盾、众声喧哗是最常见的状态,这种状况下怎样来做舆情研判?如何避免分析时无从下手?
一种看待舆情的简化思路
要解答这类问题可将网络舆情的产生过程进行简化,网络舆情如何产生?最基本的即是由于信息在传播者、受众方(传受双方)之间流动、反馈的相互作用。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传受角色不再固定,个人在接收信息源之后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解读、再传播,从信息主体一侧着手既是抓住了舆论发展的质料源头,结合信息主体进行解读也能厘清舆论内容层次以及引发的公众各类情绪。下文将从信息主体内容分类的视角对舆情分析工作中的相应适用场景作简要概括。
一、信息的复杂性呈现
当我们谈论重大突发事件、复杂事例舆情时,舆论场常是信源多发、各说各话,即信息主体内容表现出复杂性。细分来说,可从以下几种层次剖析复合的舆情态势:
①事件基本信息:事件性质、始末情况的介绍
这是事件的起点,也是舆情起始的基本依托。基本信息明确、真实推动传播行为、舆论反馈向前发展,反之,如果在事件基本信息这一初始环节都出现捏造、事实性错误,就会迎来反转新闻带来的舆论反噬,当下表现为对事件本身、涉及相关人的质疑,涉及传播效力较大媒体的,会对报道媒体进行嘲讽、批评质问,长此以往则使公众对传播主体的信任大打折扣,对网络新闻报道易采取消极应对心理,不利于网络舆论生态的健康发展。
案例参考:鲍某明事件中,某财经网站对鲍某明的报道。
②衍生信息:围绕事件横向发散
衍生信息往往在事件发酵后,除开事件的主要焦点或冲突,还展开了对关联方、关联问题的思考讨论。这些旁生的衍生信息以事件基本信息为支点进行平面发散,拉宽了公众讨论的范围,对舆论周期起一定延长作用。
案例参考:2021年10月,李云迪嫖娼被抓事件中,舆论讨论衍生出李云迪此前荣誉头衔被撤、相关综艺节目紧急打码、嫖娼事件细节等多种话题。
③深度信息:侧重事件纵深发展
这类信息一是从事件性质上进行鞭辟入里的报道,二是从情感深度上传递人文关怀,打动人心。对事件起素材上支撑、现象上诠释,引发舆论场共鸣反思、共识提炼的作用,为新闻报道增色。深度信息有赖于对事件情况的掌握及媒介素养较高的主体的挖掘,如熟知事件情况的当事人或知情人、擅长逻辑分析的网友、记者等,即官方、民间两大舆论场都有可能产生深度信息,不过,由于记者的报道角度和立意表达有专业加成,同时叠加媒体性质账号的传播扩大效果,对深度信息的挖掘和扩散更有优势。
案例参考:2021年3月,共享充电宝集体涨价的新闻中,有媒体发布一篇《用不起的充电宝,骑不起的自行车,共享经济的“举起镰刀”》,解读了这类共享服务背后的商业模式与问题。
④虚假信息:不真实信息,具误导性与欺骗性
在事件传播过程中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皆有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流转的极速、传媒门槛的降低,虚假信息在网上的增殖转变成舆论噪音、杂音的势头不可忽视,易造成舆论失焦、情绪极化对立、使重要议题边缘化等后果。一些虚假信息的出现是由于新闻误读、主观推测带来,如近期的“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风波,有的是由于不了解网络发言的边界“开玩笑”式任性发帖,一些则俨然成为某些帐号煽动舆论获取激增流量的手段。大多数情况下,要避免舆论场虚假信息多发还需加大对网络造谣涉及相关法律以及实际惩处案例的宣传。
案例参考:2021年8月,辽宁17岁男生见义勇为溺亡事件中,多个账号捏造被救者翻脸不认人、挑动性别对立引战。
⑤过度窥视信息:对事件不必要信息的挖掘、曝光
某些信息对事件的基本定性并无影响,在相关信息的罗列中并不必要,即为过度;将涉及侵害相关人员隐私权、名誉权的信息暴露于公共网络,即为窥视,如人肉、扒皮等。在泛娱乐化的氛围下,“吃瓜”“放锤”中很可能已有过度窥探的趋向,紧随窥视行为的常是“私刑”,孕育网络暴力。以事件正热之势来掩盖满足窥私欲或出于道德正义后续逐渐极化而进行的窥探、扩散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案例参考:2020年12月,成都一女子确诊新冠后,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被泄露。
二、信息的单一性呈现
与复杂性表现相对的则是信息的单一性,此指舆论场信息内容较为单一、主题较为明确的状态。以下列举几种舆论场信息单一性明显的情况:
①常规新闻报道:这类报道往往信源单一、新闻价值不明显或未被挖掘,例行播报的信息是我们较为常见的,也很容易淹没于海量网络信息中。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当下这类信息表现出单一性,但因其组成了网络信息网的亿万支点,在监测时段拉长时,同类的单一性报道也能表现、反映出某些现象的特征、重点、变化趋势等。
②主题化宣传:这类报道的报道素材较为统一,信息来源通常在官方媒体发布后经其他网络媒体、自媒体进行转载扩散,网民的留言、评论等互动也基于此展开,典型的如节庆日宣传、红色报道等主题明确的报道,是主流舆论确认、塑造、强调核心价值观,巩固社会共识的方式之一。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