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象征性活动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德国哲学家恩熙特·卡西尔如此描述媒介的隐喻作用。
新媒介的出现为思想表达与情绪抒发提供了新的定位,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门槛,社交媒体网络的不断延伸构建使各类网络文化层出不穷,催生了表情包、颜文字、流行语等各种与之共生的象征符号。通过把握话语符号的使用来理解传播行为的发生、对人的作用即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
一、理论概述
1、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样来说,象征符号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则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要使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需要两者之间具类比关系,这种类似并不是直接的和绝对的,而是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或想象。
继承性带来规范性:美国文化人类学家C·吉尔兹曾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即“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调了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象征行为总是一定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的产物,由于象征符号体系作为“继承性的观念体系”确立,它形成文化秩序的同时也会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文化符号体系的内容和含义以社会合约的方式形成后具有共同性和统一性,也就会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同时也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
2、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号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最早由20 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G·H·米德提出,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许多学者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象征性互动理论有三个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行动的;(2)意义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3)意义由人来“解释”。
二、象征性互动重在意义交换
1、意义交换的功能与前提: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号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效应。对传播者而言是其为发出的符号赋予含义和对符号可能引起反应的预想(意图);对受传者而言是他对传来的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应。因此,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相互理解。
2、意义交换对自我意识的确定: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G·H·米德的观点,人的“自我”意识伴随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他认为,自我是“主我”(I) 和“客我”(me)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客我” 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又作为能动的主体,积极地作用于社会。
3、意义交换对社会关系的作用:意义交换作为互动性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它既是社会关系形成的纽带,又反过来体现了社会关系。从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象征性社会互动虽然交换的是精神内容,但它是建立在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没有生产劳动,没有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的社会实践,人们也就无从抽象出意义,更谈不上意义互动。
三、象征性互动在现代社会
1、消费的符号化与象征化:法国学者J·鲍德里亚指出,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大众传播不断创造出新的流行语和流行话题,各种广告、公关和营销活动不断策划出新的符号意义,把提供新的“概念”(即消费意境)作为打开商品市场的主要手段,饮食、居住、服装、休闲无不和令人憧憬的某种格调、身份、地位挂钩。
2、现象剖析:概念营销与风格传播:探究概念营销与风格传播越来越受追捧的原因之一在于追求新事物、新意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新”意味着“创造性”、“时代性”和“个性化”,而这些永远是人们追求的价值和目标。其次,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大众参与象征符号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越来越多社会成员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其结果必然会带来象征符号创造活动的活跃化和象征体系的多元化、多样化。
一方面,象征符号的不断创造和更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应认识到,象征符号的滥用和激烈变动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参考资料:传播学教程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