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概述
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于19日早晨5点钟位于广东省汕尾市南偏东方向约16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预计,“米娜”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将于19日晚上在广东汕尾至台山一带沿海登陆(23~28米/秒,9~10级,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登陆后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二、舆情趋势
由上图趋势可以看出,有关“台风“米娜”将登陆广东”的媒体舆情于09月18日17时达到最高峰,网民舆情于09月17日11时达到最高峰。
三、传播平台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台风“米娜”将登陆广东”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平台,相关舆情量,占总量的40.1%,其次为新闻APP占24.5%,公众号占15.4%。
四、情感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台风‘米娜’将登陆广东”的舆情情感倾向,中性舆情占比最多,达到56.0%;其次是正面舆情,占比33.4%;负面舆情占比较少,为10.6%。
五、热词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台风“米娜”将登陆广东”的话题提及频次较高的词语有“台风”、“米娜”、“广东”、“17号”、“登陆”等。
六、媒体报道
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主要观点可归纳如下:
1.聚焦台风"米娜"生成路径与强度预测
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于9月18日14时在南海生成,生成时中心位于汕尾东南方约435公里处,中心最大风力8级。预计其将以15-20公里时速向西北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可能于19日中午至夜间以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级(9-10级)在广东惠来至台山一带沿海登陆。中央气象台、广东省气象局及多地官方分析指出,台风登陆后将向西北移动并逐渐减弱,但路径直指广东中东部,可能引发韩江、东江等流域显著涨水,部分河流水位或超警戒线。
2.关注台风防御应急响应与安全部署
国家防总及广东省于9月18日同步启动应急响应,其中广东省防总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要求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措施。汕尾、广州等市采取停课措施,汕尾全市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于19日全天停课,寄宿制学校须安全转移学生。铁路部门对京九、杭深、甬广高铁等线路实施分段停运,涉及广东、福建多区段,计划于20日恢复。各地加强值班值守,重点防范山洪、地质灾害及中小河流洪水风险。
3.讨论台风风雨影响与次生灾害风险
预计台风"米娜"将带来强降雨和大风,19-21日广东中东部、福建南部等地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降雨量达100-24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超70毫米。南海北部、广东沿海阵风可达10-12级,陆地阵风7-10级。广东省水文局预警称,韩江、东江等流域可能出现1-5米涨水,部分站点或超警戒水位。气象部门提醒需防范城市内涝、山体滑坡及电力设施损毁等次生灾害。
4.聚焦秋台风特性与潜在连锁影响
"米娜"作为秋台风,受北方冷空气激发可能增强风雨强度,破坏力或超过夏季台风。其外围云系已提前影响天气,如广州出现台风前典型"橘子味晚霞",系高空卷云散射红光所致。另据预测,9月23日后可能再有强台风靠近我国东南沿海,或发展为超强台风并影响华南。专家指出,9-11月台风活跃期需高度警惕海陆灾害叠加风险。
5.解析交通管制与民生保障措施
铁路部门实施大规模停运:杭深高铁19日17时起全线停运,京九铁路龙川-东莞东区段19日14-20时停运,京广铁路韶关东站20日20时-21日14时停运。广东省要求沿海景区、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深圳、广州等地加强排水设施巡查。民生方面,广东中东部沿海城市开放应急避难场所,供电、通信部门启动24小时抢修待命,确保台风期间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稳定。
七、网民观点
1.台风停课诉求
众多网民表达了对台风期间停课的强烈诉求,例如“深圳算我求你了 明天放假好吗 台风米娜算我求你了 从深圳登陆好吗”“能不能停课 上学太危险了”等。他们认为在台风影响期间,学生上学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如“明天下午放学时恰逢台风登陆,风大雨大”,提前停课能保障学生安全。部分网民还希望能提前收到停课通知,方便家长接送孩子,像“能像上次台风那样预发停课通知吗?方便接住校孩子回家”。同时,也有部分网民因台风影响可能面临上班困难,也期望停工。
2.台风影响担忧
网民们对台风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表示担忧。出行方面,有人担心航班、高铁受影响,如“深圳 20 号晚上的航班能不能飞啊”“18 号台风大概是多少号登陆呢,想问下香港 27 早上的飞机是不是大概率受影响飞不了”;旅游计划也被打乱,“公司旅游你就来台风???”“本周末就知道有多大影响的降雨,我 22 - 25 要去玩,只求离海南远点”。生活方面,有人担心房屋被淹、物品受损,“住在板房也没有人叫我们撤离”;农业方面,“台风连连看? 我的花花草草又要渡劫了”体现了对植物的担忧。
3.台风路径和强度关注
网民们密切关注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对于路径,有人询问具体登陆地点,如“在广东哪个地登陆概率大呀”;还有人讨论不同台风的路径走向及相互影响,如“17 号台风路径比昨日预测更深入珠江口了?”“后面那个大的基本也锁定华南了”。强度方面,大家关心台风是否会增强、是否会成为超强台风,“首席气象分析师 表示,未来海温高、垂直风切变较小,它的巅峰强度至少能达到强台风级,甚至可能成为今年首个超强台风”“猛货台风登陆强度减弱了吗”。
4.台风频繁抱怨
不少网民对今年台风频繁出现表达了抱怨情绪。“今年的台风怎么这么多”“我已经感觉连续四五个周末台风了,有毒啊”等言论体现了他们对频繁台风天气的不满。频繁的台风天气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计划,还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如航班改签、旅游取消等,所以他们希望台风能少一些。
5.台风预警和信息准确性关注
部分网民关注台风预警信号的发布和升级情况,如“晚上 11 点升蓝,但明早 11 点前不考虑升黄”“就问一句,晚上 11 变蓝,那明天七点前有没有可能变黄?”。同时,也有人对信息的准确性提出质疑,“央台是打瞌睡编辑的吗?图 5 预报图写 14 号台风米娜?这么明显的错误怎么审核发布的这可是第 17 号台风啊”,他们希望能获取准确、及时的台风信息,以便做好应对措施。
八、热门文章
九、研判分析
(一) 风险分析
1.人员安全风险:台风“米娜”预计于19日中午至夜间在广东惠来至台山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为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受其影响,18 - 21日广东大部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强降水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城乡积涝、中小河流域洪水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海上交通、海上作业、滨海和海岛旅游等水上活动也会受到大风影响,增加人员伤亡的风险。此外,部分列车停运,可能导致旅客滞留,在恶劣天气下旅客的安全也面临挑战。
2.经济损失风险:强风、暴雨和洪水可能对广东的农业、渔业、工业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农业方面,农作物可能被淹、被吹倒,导致减产甚至绝收;渔业中,海上养殖设施可能受损,渔船可能遭遇危险。工业企业可能因停电、停工而遭受损失,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电力和通信线路等也可能被损坏,修复成本高昂。同时,旅游业也会受到冲击,景区关闭、游客减少,相关收入大幅下降。
3.后续台风不确定性风险:除了台风“米娜”,未来西北太平洋上台风活动较为活跃,另有台风可能于23日后向我国东南部沿海靠近,且可能成为实力很强的台风,有较大概率影响甚至登陆我国。这增加了后续灾害防范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可能使广东等地面临连续的台风灾害冲击,加重人员、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压力。
(二)后续工作建议
1.人员安全保障方面:气象、应急等部门要密切监测台风动态,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确保民众能够提前做好防范准备。教育部门要严格落实停课措施,通知到每一位学生及家长,并加强安全教育。交通部门要做好旅客的疏导和安置工作,为滞留旅客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信息服务。对于海上作业人员和滨海、海岛旅游人员,要及时组织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2.经济损失防范方面:农业部门要指导农民采取防范措施,如加固大棚、疏通排水渠道等,减少农作物损失。渔业部门要督促渔民回港避风,检查和加固养殖设施。工业企业要做好停电、停工的应对预案,确保设备安全。政府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力度,及时修复受损的道路、桥梁、电力和通信线路等,保障经济活动的尽快恢复。
3.后续台风应对方面:持续关注西北太平洋上台风的发展动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提高应对连续台风灾害的能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台风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上述报告,为“鹰眼早报告”人工智能编写。若需要查看更自然灾害舆情案例分析研判报告,可申请免费试用蚁坊软件的AI舆情分析报告工具。(舆情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工具免费试用入口>>>)
相关阅读推荐:舆情简评|福建一中学强制女生剪斜面短发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