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三岁女童事件引发关注。据极目新闻报道,今年年初,有“受害人无锡3岁半”的账号发帖称:自己3岁女儿口述和指认隔壁蛋糕店男老板汤先生多次对其“猥亵”。在网络平台流传的图文中,还附有无锡市公安局惠山分局出具的一份不予立案通知书。女童母亲潘女士向检察机关提请监督立案。本周,无锡警方发布通报,未发现猥亵,对报案不予立案。
值得注意的是,无锡警方发布通报后,公众对其的评价普遍较高,对事件本身的真实性的质疑也大幅度减少。警方的这份通报甚至被网友誉为“高分答卷”。本文将从传播学的来源可信度理论模型的角度,分析该份通报为何能有效打消网友的疑虑。
来源可信度模型(source credibility model)是一种传播学理论,用于解释信息来源对受众态度或行为的影响。该模型于1953年由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等人首次提出,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传播研究中。该模型认为,信息来源的可信度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具体来说,该模型提出三个主要因素决定了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l 专业性(expertise):信息来源在该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被认为是专业和权威的。
l 可靠性(trustworthiness):信息来源被认为是诚实,公正和值得信赖的。
l 亲和力(goodwill):信息来源被认为关心受众,并与受众的利益一致。
如果信息来源在这三个维度上获得高分,则受众更有可能相信并接受该信息来源提供的信息。
从该理论来看,警方的回应之所以能够打消公众的疑虑,是在这三个维度上都可以获得不错的评分:
专业性:这份通报的专业性可以在通报中的诸多细节中体现出来,如:
1. 数字化和严谨性:“逐帧回看3月20日至3月28日总时长达620小时的监控视频;对警情现场周边52人进行走访调查”,“对其3月20日至28日期间的出行消费记录、视频轨迹、店内及周边监控、相关电子数据进行全面调查勘验”。
2. 专业技术:“女孩体内及所穿内衣未检出男性DNA”,“通过技术论证排除视频被修改或删除可能”,“不符合儿童遭受性侵害后的应激反应”。
可靠性:警方本身在国内是具备诚实,公正和值得信赖的舆论基础的。在本事件中,为了更进一步提升信息源的可靠性,通报中特别提及了“提级开展调查处置工作”,避免部分先入为主的网友对当地警方产生不信任感而不信任这份通报。另外,在通报过程中聘请第三方专家介入也增加了可靠性。包括“组织法医、妇儿科专家、儿童心理学专家对女孩进行会诊”,“经监控设备生产厂商和相关专家勘验认定”,“经儿童心理学专家详细观看”。这些第三方专家和事件当事人没有利益冲突,结论更具可靠性。
亲和力:我们可以看到通报中对涉事儿童本身的权益非常关心。“组织法医、妇儿科专家、儿童心理学专家对女孩进行会诊”。
总的来说,无锡警方的通报在专业性、可靠性和亲和力这三个维度上都获得了高分,因此能够有效地打消公众的疑虑,赢得了舆论的认同。这也证明了来源可信度模型在实际舆情处理中的有效性。
相关阅读推荐: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及建议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