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准确把握网上舆情生成演化机理,不断推进工作理念、方法手段、载体渠道、制度机制创新,提高用网治网水平。
如何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本系列文章会结合舆论传播、社交网络、社会心理和大数据等综合常见的网络传播规律,希望可以通过这些规律的解读帮助党政机关认识网络传播规律,从而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高综合治网能力。
为什么微博上骂人的比微信朋友圈里要多很多?为什么很多话平时日常生活里很多攻击某件事或某个群体的声音在日常都听不到,但在某条微博评论里或某个微信群里就很常见?为什么一些公共事件下面充满了吵架和人身攻击?
类似的现象可以用“群体极化”理论来解释。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1961年詹尼斯・斯托纳在做群体决策的实验中发现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当一个群体在进行决策讨论时,总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要么会更加保守,要么会更加激进。也就是说,与单个人独自进行的决策相比,群体在讨论时做出的决策更加极端。
比如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群体整体的态度会变得更为固执甚至走向极端,甚至可能很快的从逻辑讨论变为嘲讽、谩骂等人身攻击。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非正式的群体决策中。
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对这一心理现象作了多次研究,都证明了这一效应的客观性。群体极化常见的特征有:在决策上,群体极化导致群体决策更加冒险;群体极化会造成人们做出个体单独时所不会做的事情;群体内部的多样性大大减少;不同群体之间的分歧的进一步加剧。
群体本身的成因有多种理论。常见的说法有:
1. 群体思维和个体思维的差异(勒庞-乌合之众)。勒庞的理论认为群体思维本身就是趋于极端化的。群体中每种感性和行动都极具传染性,能够迅速地传播(如很多传销组织的扩散)。
2. 责任扩散。每个人都认为在群体之下都会认为事件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大家共同所做的事情的责任也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3. “沉默的螺旋”效应。“沉默的螺旋”是指人群中当自己的观点处于弱势一方时,为了避免争议会更多的保持沉默。这样强势一方的观点就会越来越占据主流,弱势一方的声音相较于持此观点的人数来说会越来越小。
4. “选择性接触理论”。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变得更为突出。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
1. 不同的“群体”更容易接触,不再被物理世界所隔离。如各种亚文化群体在现实世界中可能各个个体都相距甚远,很难交流,也就很难形成文化群体,但在网络时代这一点不成问题。
2. 社交媒体的推荐算法,更容易产生“群体”,以及“群体”间的碰撞。相关的研究可参考“网络巴尔干”,这一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教授马歇尔和埃里克提出。意指网络已分裂为有各怀利益心机的繁多群类,且一个子群的成员几乎总是利用互联网传播或阅读仅可吸引本子群其他成员的信息或材料。协同过滤其他不同的意见和信息。在互联网庞大的用户群中就形成了无数个小团体,这些小团体都有不同的共识,相互之间很难沟通,但内部意见是一致的。这些分裂开来的小团体如同巴尔干半岛的局势一样复杂多变,被称为“网络巴尔干化”。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在日常会更多的给人推送同类型的、用户更感兴趣的内容,这会让用户逐渐沉浸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形成一个个群体。但当出现公共事件时,这些群体就会彼此碰撞,互相攻击。
3. 平台方的利益驱动。对互联网平台方平台来说,群体极化并不是坏事反而更有利于他们的两个核心指标:用户时长和用户互动。平台方并不会主动消除群体极化现象,反而可能会鼓励。
4. 匿名性本身导致的攻击性。目前主流的互联网平台前台均为匿名。及时以熟人社交为主的微信平台,在一些微信群中也会形成事实上的匿名性。匿名化的网民进行互动交流,缺乏责任的约束,冲动、非理性的行为更容易被激发。他们的行为也属于群体极化的催化剂。
群体极化是人类社会的固有属性,想要完全消除并不现实。而且,小规模的群体极化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无害的。我们要预防的,是大规模的、反社会的群体极化现象。这里结合现在的网络现状,对网信部门以及其他负责网络安全的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以下建议:
1. 在做好日常舆情监测工作的同时,做网络群体的深入分析。如使用蚁坊软件的社交媒体监测对社交媒体上的群体做出针对性监测。当然也可以使用第三方的舆情报告服务做专业分析。
2. 指导互联网平台压实其主体责任。对推荐算法做好备案。可以对平台在群体冲突、信息茧房等相关领域做出具体规则并监督实施。
3. 对已经发生的群体极化现象,相关部门可针对性做出专业性的解释和回应。如劳资冲突现象,可从法律出发做出专业解读,尽量避免通过情感等方式宣传回应,避免加剧冲突。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邮箱:zhangming@eefung.com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