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舆情报告 >>正文

汤兰兰性侵案

2018-02-09 15:50 作者:蚁坊软件 浏览次数:22980
"速读全网"舆情,了解传播路径,把握发展态势——点击试用鹰眼速读网全网舆情监测分析系统

网络标签:性侵   嫖宿   幼女   上访   司法   刑讯   证据   轮奸

(“汤兰兰性侵案”刑罚关系表)

事件背景

2008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兴安乡龙山村未满14岁女孩汤兰兰(化名)报案称其“多次遭到十余名亲属和村民强奸,涉案人员包括其父亲、爷爷等直系亲属,也有老师、乡邻和村干部”。

2010年10月,包括其父母在内的11人获刑,罪涉强奸罪、嫖宿幼女罪,其父母还被判强迫卖淫罪。11名被告人曾集体上诉,均否认全部犯罪事实,二审法院在2012年年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8年1月30日,澎湃新闻一篇《寻找汤兰兰:少女称遭亲友性侵,11人入狱多年其人“失联”》与新京报《被全家“性侵”的女孩,不能就这么“失联”着》的报道,使这个案件进入大众视野并引发热议,两篇报道的作者王乐和佘宗明,在报道发出后遭到网友谩骂和人肉搜索,两大媒体深陷舆论批判的风暴之中。@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月7日发文称,其正在对汤继海等人的申诉依法审查处理。

舆论不仅讨论相关媒体曝光受害人身份信息的做法是否有失媒体的职业道德及侵害了未成年人的权益,还针对案件本身,受害人汤兰兰是不是诬告?公检法有没有逼供?司法程序是不是公正?针对种种疑点,各方也是各持一词,目前案件本身似乎陷入了罗生门,真相到底是什么,是《熔炉》还是《狩猎》?相信正义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二、传播分析

2.1 舆情趋势

 

早在1月19日,关于“汤兰兰性侵案”的报道最先由《南方周末》记者王瑞锋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中发出,由于文章不久后被删,并未掀起舆论波澜。1月30日,澎湃新闻发布报道《寻找汤兰兰:少女称遭亲友性侵,11人入狱多年其人“失联”》,并随后在微博发布,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舆情量陡然上升。在澎湃新闻发布报道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31日,@新京报发布博文《被全家“性侵”的女孩,不能就这么“失联”着》,文章开始被大量转载传播,使事件热度持续上升。2月1日,黑龙江五大连池市政法委回应“汤兰兰性侵案”,得到@共青团中央、@紫光阁、@人民日报等的转发,形成了一轮强势传播,舆情量达到顶峰。虽然官方回应中“企图翻案”的措辞引发不少媒体质疑,但整个舆情态势得到平息,舆情量开始下降。2月4日,微博大V@任易大叔致新京报的博文再次吸引了网民的眼球,形成舆情小波峰,网民持续关注。

2.2 传播平台

在“汤兰兰性侵案”中,微博成为该起舆情风暴的主要传播阵地,占比高达97.84%,其他平台传播相对较少。@澎湃新闻、@新京报在微博平台上将汤兰兰性侵案引入公众视野,博文被大量转载传播,成为微博舆论场的引爆点。由于澎湃新闻报道配图导致受害人信息被披露,再加上媒体官微、微博大V发文质问媒体发文动机,网民对部分媒体和评论员的质疑声越发强烈。@我不是谦哥儿发博怒怼@澎湃新闻@新京报的博文,获得2万多网民的转发,其观点随之迅速扩散。新京报评论文章作者佘宗明在个人微博进行回应,评论迅速过万。另外,具有上百万粉丝的@共青团中央、@紫光阁、@人民日报在微博平台转发五大连池市就汤兰兰案件的回应,聚焦了上万网民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闻网站的占比只有0.72%,在此事件中,媒体的评论文章对于推动舆情量大幅度攀升具有重要作用。

三、倾向性分析

3.1 媒体评论分析

 

2018年1月30日,澎湃新闻、新京报就“汤兰兰性侵案”发布报道,报道称部分涉案人员及家属认为此案在查办过程、证据链上存在诸多疑点,并提出想要找到汤兰兰“还原当年事态”,引发了36%的媒体针对该案件疑点进行梳理及盘点;由于该案件的被告在案件审理时,年仅14周岁,尚属未成年人,出于对被告人身体及心理上的担忧以及隐私权的考虑,21%的媒体呼吁保护受害者的隐私;19%的媒体抨击当今个别媒体的新闻素养与专业,认为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中的信息,被害人汤兰兰是更名迁户,本人仅是尚未主动露面,而在澎湃新闻和新京报中的关于被害人汤兰兰的状态分别使用了“失踪”和“失联”一词,并不符合法律关于失踪情节的认定,所以不能定性为“失踪”。此外,13%的媒体认为,媒体与媒体、媒体与公众之间对于该案件的观点多样且矛盾点较多,都引发该舆论观点的不断升级,对于案件本身并无益。不如回归理性,在事情未调查清楚前,静待结果;7%的媒体质疑官方回应所称受害者母亲“相互串联”到非指定场所上访,“借助少数媒体肆意炒作,向当地政法部门施压,企图翻案”,认为这样的回应说服力不强,且不符法治要求;其次,4%的媒体担忧如果案件再次审理会对被告人带来二次伤害。

3.2 网民观点分析

 

近日,“汤兰兰性侵案”占据了舆论视线,有34%的网民谴责部分媒体在报道中曝光了受害人汤兰兰的身份信息,认为媒体为了流量“吃人血馒头”,且丧失了职业道德,意图带偏舆论,媒体的公信力经此事后会再度大打折扣。随着案件细节被披露,有26%的网民对案件本身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一是质疑判决结果的公正性,包括质疑在审判时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二是质疑汤兰兰是为了钱财而诬告了众人。18%的网民认为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保护汤兰兰,她的信息已经被大量曝光,不能再让这个深受其害的小姑娘再受到二次伤害。在这场媒体和网民的“角逐”中,还有12%的网民呼吁媒体和司法应该保持良好的互动,舆论不应该影响司法的秩序。10%的网民持其他观点,感叹此案折射出的伦理道德观等。

四、舆论疑点盘点

五、关注人群分析

5.1 原创及转发分析

 

由上图可知,在网络平台关于“汤兰兰性侵案”的讨论中,7.7%的网民发布原帖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其他92.3%的网民进行转帖评论,这种转发行为使信息在关注人群中迅速扩张,传播速度呈几何级增长,增强了话题的影响效果。

5.2 关注人群性质分析

 

由上图可知,网民言论主要来自微博的草根阶层(普通+达人)占比为92.3%,其余言论来自微博的认证用户群(名人+政府+媒体+企业+其他),总共占比为7.7%。认证用户的言论又以名人博主最多,他们通过发表个人的观点、看法、意见,影响舆论的走向。

5.3 社会情绪分析

 

新京报、澎湃新闻发表的“寻找汤兰兰”相关报道揭开了一桩10年前的离奇性侵案,也引发了网民持续不断的质疑。舆论对“汤兰兰性侵案”的情感倾向以负面为主,相关言论占比为58.4%,主要是诸多网民评判媒体没有职业操守,且丧失了职业道德;另一部分网民认为汤兰兰不仅是此案的当事人,也是此案法定意义上的“受害人”,媒体随意通过网络放出她的信息,并呼吁舆论寻找她,是对她的二次伤害;还有部分网民认为,有媒体故意采用春秋笔法,意图带偏舆论,绕过法律和道义进行片面报道的行为,或是试图利用舆论扰乱司法秩序,该行为比案件本身危害更甚。其次是中立言论,占比为27.1%,主要是传播该事件相关话题的影响效果。正面言论,占比为14.5%,主要是汤兰兰事件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它触及了人性和法律,网民应当理性关注动态,不妄下评论、随意揣测,通过法律途径还原事实真相。

六、点评与启示

6.1 专家点评

6.2 启示

一个少女被自己的亲人、老师、乡邻实施性侵,无疑骇人听闻。在此次事件中,网民针对媒体的质疑提出质疑说明网民自身更加有主见,媒体对案件的追踪报道无论出于什么初衷,在报道过程中必须重视受害者隐私问题,最大限度的保护当事人,自媒体时代,个人账号、官方政府账号也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另外,此次涉事媒体虽存在一定问题,但也不能因过度苛责媒体而忽视案件疑点,游离于案件之外,舆论失焦不利于真相揭露,也不利于捍卫司法尊严。此番舆论爆炸的结果确实将案件存在的疑点放在公众视野之下,针对证据链上的质疑,对于司法而言,不必过度解读媒体再次曝光事件的目的,无需联想和预设真相,只需要对疑点和“施害者”的申诉给予符合程序的回应,以更扎实的证据链还原真相。

在汤兰兰性侵案中,无论是媒体还是网民,大家追求的绝对不是让受害者二度受伤,而是司法没有瑕疵地抵达公平正义。存在不同声音才正常,全社会发出一个声音,那才可怕。诚如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所言,无论是最初引发关注的报道,还是之后的一系列讨论,实际上都是我们所寻找的真相当中不可获缺的一块拼图。事实的揭露、共识的达成永远都是一个过程。各种角度的批评和质疑都是好事,这利于捍卫公众与媒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对质疑更加宽容,给真相多留一点空间,才有可能使真相更饱满。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蚁坊软件

鹰眼舆情观察室

2017年2月7日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

热门文章 换一换
舆情监测关注问题换一换
舆情监测公司排名 舆情分析 舆情管理 舆情监测系统 全网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 舆论 舆情监测平台 互联网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测服务平台 热点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舆论聚焦 中山大学张鹏 超强台风山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微博传播分析 网红直播 手机舆情监测 做好舆情监控 舆情监测报价 网络热点事件 舆情搜索 舆情预警系统 近期舆情 舆情报告 舆情 免费舆情软件 舆情监测方案 舆情监测解决方案 舆情是什么意思 网络舆情监测 舆情案例分析 专业舆情监测 媒体舆情监测 药品安全事件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洁洁良 乐清女孩 新浪微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2019网络舆情事件 山东寿光水灾 社会舆情 舆情监测哪家好 舆情监测方法 舆情监测报价 新浪舆情 手机舆情监测 近期舆情 网红直播 舆情事件 免费舆情监测软件 社会舆情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报告 舆情监测软件 网络舆情监测公司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分析 舆情监控前几大公司 网络舆情监控软件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是什么意思 免费舆情监控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网络舆情分析 舆情 政务舆情 什么是舆情 新华网舆情在线 舆情监控系统 互联网舆情分析 社区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网络舆情管理 人民舆情监控 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 涉警舆情 鹰击 鹰眼舆情
标签云 换一换
行业舆情 舆情分析研判 学校舆情 网络舆情监测 教育舆情 民生舆情 舆情监测 社会舆论热点 社会舆情 舆情监测解决方案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哪家好 航空舆情 人工智能 舆情服务 辖区舆情监测 2023年舆情分析报告 网络热点事件 社会事件舆情分析 舆情报告 新闻舆情 舆情汇总 涉警舆情 舆情服务商 如何网络舆情 舆情预警 舆情研判 舆情风险 舆情风险监测 舆情分析 医疗舆情 交通舆情 能源舆情 舆情管理 舆情监测方案 企业舆情 舆情舆论汇总 舆情周报 近期舆情 政策舆情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涉法舆情 检察舆情 信息挖掘 舆情信息收集 地方舆情 属地舆情监测 政务舆情 市场监管 舆情事件 互联网舆情监测平台 金融舆情 金融监督管理局 财经金融舆情监测 互联网舆情监测 危机公关 新媒体舆情 政府舆情 政府舆情监测 开源情报工具 舆情系统 舆情告警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舆情 假期舆情 灾害舆情 应急管理 旅游舆情 景区舆情 智慧城市 舆论监测 舆情案例 免费大数据平台有哪些 数据分析软件有哪些 数据监测 舆情查询 网信办信息汇总 舆情研究 舆情平台 短视频 视频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哪家好 热点监测 舆情热点事件 网络舆情 消费舆情 舆情监测系统 网络舆情网 舆情监测报价 农村舆情 乡镇舆情 舆论风险防范 税务舆情 舆情处置 校园舆情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互联网舆情 全网舆情监测 舆情数据分析 舆情监测预警 生态环境舆情 舆情搜索 负面舆情 消防救援舆情 舆情案例分析 地震舆情 娱乐舆情 高校舆情 谣言传播 电力舆情 明星舆情 新媒体舆情监测 疫情舆情 自媒体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前几大公司 社交新全媒体监测系统工具平台公司 网络综合治理 法治舆情 司法舆情 法院舆情 网红舆情 23年舆情报告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舆情应对 老年人保护舆情 医院舆情 网络安全 公安舆情监测分析 公安类舆情 网络意识形态 网络舆情治理 网上舆情 网红直播 在线舆情监测 舆情信息分析 妇女儿童舆情 涉毒舆情 科技舆情 鹰眼速读网 鹰击早发现 食品舆情 监狱舆情舆论 大数据分析工具 大数据舆情监测 舆情传播 做好舆情监控 安全生产 网络社会热点舆情分析系统 政府舆情监测系统 互联网舆情分析 大数据舆情分析 媒体舆情 媒体舆论 网络在线教学舆情 烟草舆情舆论 会议舆情 大数据舆情 网络舆论监测 舆情监测方法 舆情预警系统 媒体监测 环境舆情 公共事件舆情 舆情态势 舆论态势 舆论趋势 农业舆情 新闻舆论阵地管理 自媒体传播 自媒体乱象 女权舆论 性别矛盾 民族宗教舆情 宗教舆情 网络传播规律 银行舆情 舆情治理 互联网舆情治理 2022年舆情报告 未成年人舆情 舆情引导 舆情日报 两会舆情 审计局 舆情回应 舆论失焦 政法舆情 网络实名制 舆情监督 奥运会 涉稳舆情 疫情搜索大数据 铁路舆情 舆论知识点 新闻传播理论 新疆棉花 社会情绪指数 正面舆情 网络暴力 社会性死亡 辟谣 涉犬舆情 事件过程 鹰眼舆情 鹰击 清博大数据舆情 蚁坊 舆情格式 疫情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监测软件排名 抗疫英雄事迹舆情 虚假新闻 什么是舆情 2020年舆情报告 2020年舆情 社交媒体舆情 舆论监测软件 深度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 抗击疫情 疫情舆情分析 舆论分析 舆情公关 虐童事件 免费舆情监测软件 反转新闻 网红 微舆情 微博传播分析 舆情监测工具 传播路径分析 手机舆情监测 新浪舆情 新华舆情 2019网络热词 网络流行语 在线监测软件 百度舆情监测 企业危机管理 315 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舆情监测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安全舆情事件案例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是什么意思 德云社 网络舆论分析 大数据舆情监测案例 网络热词 微博数据分析 高考舆情 舆情监测公司 2019舆情热点 舆情监测软件 犯罪舆情 股票舆情 月度舆情分析 消防舆情 微信舆情监测 民航舆情 人物舆情 公益舆情 感动中国 舆情监测平台 影视舆情 舆论监督 2019舆情 2018舆情事件盘点 2018舆情报告 舆情监测服务商 免费舆情监测系统 雾霾舆情 蚁坊软件 港澳台舆情 涉军舆情 拆迁舆情 舆情反转 反腐舆情 海外舆情 信息惠民 体育舆情 强拆舆情 舆情指数 环保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