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舆情研究 >>正文

从“佛媛”后再现“病媛”看舆情事件传播中的“眼球效应”

2021-11-16 14:46 浏览次数:5496 标签: 社会事件舆情分析 互联网舆情分析 舆情传播 舆论知识点
"速读全网"舆情,了解传播路径,把握发展态势——点击试用鹰眼速读网全网舆情监测分析系统

“眼球效应”指的是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和方法造成醒目、轰动的效果,以便把别人的目光吸引过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以此来宣传自己,推广自己,从而达到某种目的。与“眼球效应”相对应的就是“眼球经济”,又称“注意力经济”,它是依靠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网络时代,不少媒体及自媒体为了获得流量,吸引网民关注,从而进行流量转化,导致标题党、虚假新闻、反转新闻层出不穷,一方面对新闻行业权威性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对于事件当事人造成人身伤害、名誉损失、精神损失等。

以【佛媛后再现病媛事件】为例:

在#佛媛后再现病媛#的相关报道中,一组配图在网络中引发舆论风波,而事后,当事人公开表示,自己并非所谓的“病媛”,随着事件的不断扩散和传播,当事人的澄清并没有引发广泛关注,而相关报道对当事人的侵权行也为并未做出回应。

(图片来自互联网舆情监测软件:鹰眼速读网)

根据鹰眼速读网的分析,9月29日,在社交网络中,@新闻晨报、@头条新闻、@观察者网、@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 等多家媒体报道【#佛媛之后再现病媛#:精致的住院照,“生病”不忘化妆】文章称:继“佛媛”之后,网上还出现了一批“病媛”:总是在社交平台上,声称自己患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乳腺癌、抑郁症。@健康时报 记者发现,“病媛”们会先发一些配着自己带妆的精致住院图片的文字,介绍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再过几天又称“已经痊愈”,开始分享自己的术后恢复心得。在此过程中,病媛会向网友们介绍疤痕修复贴、保健品等产品,并称自己亲自使用过,效果很好。 某红书上,一位网红称,自己做了甲状腺手术,切除了脖子上的肿块,术后脖子上有明显伤疤。之后,这名网红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祛疤经验,并推荐某品牌的疤痕贴、手术贴和疤痕凝胶。并称,坚持使用可像她一样,使疤痕消失,文下配有“病媛”照片。

#佛媛后再现病媛#话题引发全网关注,报道中一组照片的主人@张吉晶-cat 公开表示,自己并非所谓的“病媛”。“首先照片是手术当天我老公拍的,本意是告诉亲友们手术很顺利不用担心,引流管手术刀疤图片都很明显,没有化妆!其次,我从没有过直播账号从没带过货,发那条视频也是有网友看到我脖子上的伤疤,甲状腺病友会询问我一些相关事宜,我真诚分享,图中的祛疤贴是我一直在用的!”她晒出的浙大邵逸夫医院超声检查报告单中,临床诊断为“甲状腺结节”,诊断意见为“甲状腺肿物术后,残余腺体局部回声欠均,考虑术后改变”。她表示,已经在对相关报道的侵权行为进行操作取证。

随后,@中国新闻网 发文称【#别以病卖病更别乱扣病媛帽子#】“佛媛后再现病媛”话题登上热搜,一些网友批判妆容精致分享住院经历的女孩子“作秀”,质疑她们为了带货不择手段。但很快,照片当事人回应病媛事件,解释自己是真的接受了手术治疗,而且从未带货。不知从何时起,“媛”字已经失去形容女子美好的本意,成为攻击女孩的“武器”。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病魔难道有错?以过来人身份分享经验更是无可厚非。的确有一些人“以病卖病”甚至“无病装病”,这种人该谴责,涉及违法的该由法律制裁。但希望我们在抨击恶臭现象的同时,不要伤及无辜。乱扣“x媛”的帽子,大可不必!

从媒体在对#佛媛后再现病媛#相关事件报道之中可以看出,并没有全面客观的对真实情况予以调查核对,而是擅自使用他人照片加以杜撰,趁机吸引舆论关注,赚取流量,致使当事人受到舆论谴责。在此事件中,部分新闻媒体缺乏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病媛的新闻噱头,吸引受众眼球 ,制造引发轰动的网络话题,误导公众,虽然当事人进行了澄清,但是,病媛一词已渗入人心,一旦有机会随时可用。从拿着图片断章取义,到直接偷图造谣,每次都是无辜路人为无良媒体的流量买单。

受众惯性心理

现代社会中媒介成为人与世界互动的中心环节,人仰仗媒介建构实体生活。在接触“媒介构建事实”的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一将它们与其原初的事实进行比照来核实其真实性,相信媒介所言成为一种惯性心理和集体无意识,也因此可以将人们认知世界、适应环境的成本降至最低。《媒介崇拜论》中提到随着当今社会变化的加剧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带来了人们生存背景的模糊性,这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媒介信息的依赖程度。媒体一再不顾常识地制造吸引受众眼球、哗众取宠的热点正是依靠着受众面对媒体信息时基本的逻辑链被轻信所斩断。被动的受众无法坚守自主的意义空间,自主的意义空间被传播媒介的意义空间不断地压缩,人们对媒介的轻信与盲从让人们成了媒介信息传播下的被动接受者。

新闻媒体“博眼球式”标题吸引大众关注

部分网络媒体一味追求点击率,为迎合用户兴趣进行精准推送,消磨用户的自主意识和选择权利。现在很多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对文章的界定、推送和传播,几乎完全取决于点击率、阅读量、关注度等指标,而当这些指标上去了,信息传播平台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及收益也会随之上升。一篇随意杜撰、嫁接的文章可能会因为一个火爆、吸引人的题目,成为所谓的“爆款”、“热文”,该“作者”也因此收益颇丰。在这些人看来,他们更在乎文章如何能迅速传播带来更多流量,文章标题是否能够引起关注增加点击量,而不去考虑和关注内容本身的真实性、价值性及其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现代媒介垄断

媒介片面追求眼球效应依靠着巨大的社会背景,就是大众媒介组织已逐步占据了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地位。《媒介崇拜论》一书中将其表现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媒介组织引起信息垄断者的身份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二是大众媒介组织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对其他场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或控制力。从病媛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新闻媒体并未对真实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却将消息发布出去直接吸引受众的关注,“信息垄断者”的身份让他们无需担忧受众是否承认信息文本内容,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吸引受众眼球,贏得受众的关注再对其灌输信息内容。

另外,媒介在话语权制造的形式上采用的是“独白”方式,受众只是接受信息。在媒介与大众的话语关系中,总是以媒介的独白为核心,因为大众传播的前提就是双方的信息落差,媒介是信息的拥有者、问题的发现者,因而成为传播活动的主宰者。这些信息被认定是“受众应知、需知和未知的”,受众被设定为未知者但又“应知”和“需知”这本身就使得平等对话的前提不复存在,片面追求眼球效应也自然顺利成章地成为信息传播的途径之一。媒介自身的话语职能、日常的议程设置以及独白式的话语传播构建了他们的话语霸权,也成为片面追求眼球效应实现其传播目的的基础。

媒介依赖

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提到:传播系统的一个显著功能在于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传播系统也因而成为社会的一一个重要系统。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结构中,传播系统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媒介依赖论”在分析媒介信息系统与社会成员个人、群体、组织及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时指出。个人、组织、群体以及其他社会系统都必须依靠媒介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来实现各自的目标,大众媒介是现代社会不可替代的、垄断性的信息管道,其社会影响力的根源便在于此。

在掌握着强大新闻信息资源的新闻媒体面前,人们接触的媒介信息的过程就是接触 媒介构建事实的过程,受众面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大众媒介本身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媒介是现代社会的信息中枢系统,建构着人与世界互动的实体生活,是问题研究的社会基础。

速度至上抢占舆论关注

托福勒曾经指出:“我们在加速社会中变化的普遍速度迫使人们接受新生活的步调,换句话说,我们在迫使人们以一种远远超过缓慢演变的社会所必需的快速来处理信息。”媒介诞生于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者媒介的快速发展,想要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快速脱颖而出,吸引公众关注,片面追求眼球效应成为不少媒介在短时间内赢得受众关注的主要方法。

追求利益导致“眼球效应”事件层生

媒体往往为了提升受众的关注度和点击量不惜代价地想尽一切方法吸引受众的眼球。媒介强大的议程设置操控着受众的注意力,一方面引导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注意力,一方面又扮演着社会监督者的角色向受众展示着各自媒体的与众不同。受众关注度越高,就在无形中为自身媒体打了广告,媒体收益也自然增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一定程度上导致“眼球效应”事件不断发生和增多,导致其媒介权威性受到公众质疑,形成恶劣影响,加剧行业形象的进一步动摇。

 

参考:《媒介片面追求“眼球效应”的动因分析》

          《媒介崇拜论》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热门文章 换一换
文章推荐换一换
舆情监测关注问题换一换
舆情监测公司排名 舆情分析 舆情管理 舆情监测系统 全网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 舆论 舆情监测平台 互联网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测服务平台 热点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舆论聚焦 中山大学张鹏 超强台风山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微博传播分析 网红直播 手机舆情监测 做好舆情监控 舆情监测报价 网络热点事件 舆情搜索 舆情预警系统 近期舆情 舆情报告 舆情 免费舆情软件 舆情监测方案 舆情监测解决方案 舆情是什么意思 网络舆情监测 舆情案例分析 专业舆情监测 媒体舆情监测 药品安全事件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洁洁良 乐清女孩 新浪微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2019网络舆情事件 山东寿光水灾 社会舆情 舆情监测哪家好 舆情监测方法 舆情监测报价 新浪舆情 手机舆情监测 近期舆情 网红直播 舆情事件 免费舆情监测软件 社会舆情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报告 舆情监测软件 网络舆情监测公司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分析 舆情监控前几大公司 网络舆情监控软件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是什么意思 免费舆情监控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网络舆情分析 舆情 政务舆情 什么是舆情 新华网舆情在线 舆情监控系统 互联网舆情分析 社区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网络舆情管理 人民舆情监控 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 涉警舆情 鹰击 鹰眼舆情
标签云 换一换
信息挖掘 舆情信息收集 地方舆情 属地舆情监测 如何网络舆情 舆情监测 政务舆情 舆情舆论汇总 新闻舆情 民生舆情 社会舆情 市场监管 舆情周报 近期舆情 舆情事件 涉警舆情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网络舆情监测 涉法舆情 检察舆情 互联网舆情监测平台 网络热点事件 社会舆论热点 舆情汇总 教育舆情 医疗舆情 金融舆情 金融监督管理局 财经金融舆情监测 行业舆情 互联网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方案 危机公关 新媒体舆情 政府舆情 政府舆情监测 开源情报工具 舆情系统 舆情告警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舆情 假期舆情 灾害舆情 应急管理 舆情报告 舆情分析 旅游舆情 景区舆情 智慧城市 交通舆情 舆情管理 舆情预警 舆论监测 舆情案例 免费大数据平台有哪些 数据分析软件有哪些 数据监测 舆情查询 网信办信息汇总 舆情研究 舆情平台 短视频 视频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哪家好 热点监测 舆情热点事件 舆情研判 舆情风险 网络舆情 消费舆情 舆情监测系统 网络舆情网 舆情监测报价 农村舆情 乡镇舆情 舆论风险防范 税务舆情 舆情处置 学校舆情 校园舆情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互联网舆情 舆情监测解决方案 全网舆情监测 舆情风险监测 舆情数据分析 舆情监测预警 生态环境舆情 舆情搜索 负面舆情 消防救援舆情 政策舆情 舆情案例分析 地震舆情 娱乐舆情 高校舆情 谣言传播 电力舆情 明星舆情 辖区舆情监测 新媒体舆情监测 疫情舆情 自媒体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前几大公司 社交新全媒体监测系统工具平台公司 网络综合治理 舆情分析研判 法治舆情 司法舆情 法院舆情 网红舆情 23年舆情报告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舆情应对 老年人保护舆情 医院舆情 网络安全 公安舆情监测分析 公安类舆情 网络意识形态 网络舆情治理 网上舆情 网红直播 在线舆情监测 能源舆情 舆情信息分析 妇女儿童舆情 涉毒舆情 科技舆情 鹰眼速读网 鹰击早发现 食品舆情 监狱舆情舆论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哪家好 大数据分析工具 企业舆情 大数据舆情监测 舆情传播 做好舆情监控 安全生产 网络社会热点舆情分析系统 政府舆情监测系统 2023年舆情分析报告 互联网舆情分析 大数据舆情分析 媒体舆情 媒体舆论 网络在线教学舆情 烟草舆情舆论 会议舆情 大数据舆情 网络舆论监测 舆情监测方法 舆情预警系统 媒体监测 环境舆情 公共事件舆情 舆情态势 舆论态势 舆论趋势 农业舆情 新闻舆论阵地管理 自媒体传播 自媒体乱象 女权舆论 性别矛盾 民族宗教舆情 宗教舆情 网络传播规律 银行舆情 舆情治理 互联网舆情治理 2022年舆情报告 未成年人舆情 舆情引导 舆情日报 两会舆情 审计局 舆情回应 舆论失焦 政法舆情 网络实名制 舆情监督 奥运会 涉稳舆情 疫情搜索大数据 铁路舆情 舆论知识点 新闻传播理论 新疆棉花 社会情绪指数 正面舆情 网络暴力 社会性死亡 辟谣 涉犬舆情 事件过程 鹰眼舆情 鹰击 清博大数据舆情 蚁坊 舆情格式 疫情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监测软件排名 抗疫英雄事迹舆情 虚假新闻 什么是舆情 2020年舆情报告 2020年舆情 社交媒体舆情 舆论监测软件 深度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 抗击疫情 疫情舆情分析 舆论分析 舆情公关 虐童事件 免费舆情监测软件 反转新闻 网红 微舆情 微博传播分析 舆情监测工具 传播路径分析 手机舆情监测 新浪舆情 新华舆情 2019网络热词 网络流行语 在线监测软件 百度舆情监测 企业危机管理 315 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舆情监测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安全舆情事件案例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是什么意思 德云社 网络舆论分析 大数据舆情监测案例 网络热词 社会事件舆情分析 微博数据分析 高考舆情 舆情监测公司 2019舆情热点 舆情监测软件 犯罪舆情 股票舆情 月度舆情分析 消防舆情 航空舆情 微信舆情监测 民航舆情 人物舆情 公益舆情 感动中国 舆情监测平台 影视舆情 舆论监督 2019舆情 2018舆情事件盘点 2018舆情报告 舆情监测服务商 免费舆情监测系统 雾霾舆情 蚁坊软件 港澳台舆情 涉军舆情 拆迁舆情 舆情反转 反腐舆情 海外舆情 信息惠民 体育舆情 强拆舆情 舆情指数 环保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