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福建电视台报道,22岁的小林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每月医疗费用8000元左右,如今,需要一笔近百万元的手术费。打两份工月入1万的母亲为了照顾病情加重的儿子,辞掉了所有的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她想将家中的房产变卖给儿子治病,但是丈夫有不同意见。他说“儿子活不了半年,不需要治疗了,卖房最少要分他一半。”小林的父亲表示同意卖房,180万需分成3份,3人各拿60万,治疗超出120万的部分,他愿意补偿,并称担心自己身体状况以及今后的养老问题。为此,小林的母亲向丈夫提出离婚。针对这一事件,网络中生成了“妻子想卖房救重病儿子遭丈夫反对”的话题讨论,面对这一起家庭悲剧,在儿子重大疾病治疗的过程中,父母的不同选择在网络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父母亲情角色成为该事件网络舆论撕扯的焦点。
自媒体大V们的积极表态以及大部分传播主体的选择性传播带动了讨论热度
从该事件的网络传播热度演化来看,该事件传播热度的生成始于2月26日下午,星视频 的报道推动该事件进入公共视野,使其传播热度开始攀升。随后,一些自媒体大V们在传播该事件的同时也针对此事发表各自意见,不同的立场交锋也推动了该事件传播热度的不断上升,同时部分新闻媒体如中国新闻周刊、观察者网等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推动事件的传播热度不断延续,2月27日,其网络传播热度不断回升。从整个事件传播主体分析来看,自媒体大V们表现较为积极,发表意见较多,从这些意见表达中可以看出,该事件中的现实困境、亲情伦理思维、男女情感差别被重点突出,而这些内容重点成功的带动了网民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从这件事在网络中的传播内容来看,主要突出了父亲反对卖房的选择,而规避了该事件的结局即“经过调解之后,父子相拥鼓劲,父亲同意卖房治病”。部分新闻媒体以及自媒体选择性的忽视了父亲的最终选择,而将事件传播的焦点放在父亲反对卖房上,这种选择性报道的传播行为目的就是引发公众们对父亲选择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事件的关注热度。
父母亲情角色陷入舆论撕扯
由于该事件中母亲是主张卖房倾家荡产给孩子治病,而父亲则持反对意见,父母对于救孩子所能做出的牺牲产生了分歧。因此,网络舆论中生成了对于母亲和父亲亲情角色的讨论,一方面是母爱的伟大和父爱的自私形成了对比,很大一部分网友认为只有母亲对孩子的爱才是最无私的,而在现实考验面前,父亲则是一副只顾利益不顾情感的自私形象;另一方面是作为女性的母亲往往是更为感性的,而作为男性的父亲则是更多的是理性的,在高额的治疗费用和疾病是否会治愈的风险之间,父母出于不同立场考虑下的艰难抉择,使网民对母爱父爱乃至于女性和男性展开了积极讨论,最终导致父母亲情角色陷入了无尽的舆论撕扯之中。这件事进入到公共视野之后,网民们对身处无尽困境的父母两人的不同选择给出的各自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感性和理性的较量在网络舆论中的呈现,同时也形成了基于父亲选择而生成的有关于人性、伦理、亲情的舆论讨论。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