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务工作中,做好政务舆情风险分析与预判,既是维护本单位的对外形象,也是提升政务决策科学性和治理精细化工作重要的一环。那么,到底政务舆情风险分析与预判工作怎么做呢?这里,本文为各位整理了一份政务舆情风险分析与预判工作方案,以供各位参考!
1.明确分析维度
风险分析是预判的基础,对于政务舆情风险的分析,需要锁定风险的 核心来源。一般常见的舆情风险分析维度,可以从政策与决策、执行与服务、事件与应急、历史与关联等四个维度入手。
2.多种方法结合分析
政务舆情风险分析可通过采用案例对比法,参考其他地区同类政务工作的舆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前规避同类风险。另外,还可以依托专业舆情监测工具,如鹰眼速读网,自动监测全网相关信息,分析情感倾向、传播热度、影响力等锁定风险点。(专业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工具免费试用入口>>>)
3.建立舆情预判指标
预判的核心是基于分析结果,推演舆情发展趋势,需建立风险等级划分与趋势推演模型,实现早发现、早预警。如根据影响范围、传播速度、负面程度、潜在危害四个指标,将舆情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级,明确预警阈值。另外,需基于风险等级与公众关切,预判舆情可能的发展方向,可重点关注引爆节点、扩散节点、变异节点等。
4.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政务舆情的特点是瞬息万变,分析与预判也需根据公众关切变化、传播平台迭代等因素及时调整分析和预判策略。如随着短视频平台成为舆情主要发源地,需将监测和分析重点从以前的互动社区逐渐转为短视频、社媒等平台。
相关阅读推荐:社会组织的舆情风险有哪些?怎么做好预防工作?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