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法全过程记录”的时代,执法过程中的微小瑕疵、执法人员的个人言行,都可能在网络空间迅速发酵,引发广泛的舆情关注,进而对执法工作的顺利推进产生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执法工作有序开展,也为了有效防范与化解舆情风险,亟需做好执法领域的舆情风险分析工作。那么,到底执法领域舆情风险分析工作怎么做呢?
1.建立多维度数据收集渠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在舆情传播中发挥着不同作用,需全面覆盖。为了确保能全方位覆盖式收集舆情信息,可以通过借助专业的舆情监测工具,如鹰眼速读网自动实时监测平台上与执法相关的帖子、评论、视频,全方位收集公众对执法工作的看法、诉求与质疑等信息。与投诉信息。
2.建立 24 小时监测机制
通过利用专业舆情监测系统,设置监测主题,对全网信息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舆情风险信息。同时,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执法行动,进行专项监测。另外,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时,可对行动相关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舆情动态。(专业舆情监测分析工具免费试用入口>>>)
3.运用科学数据分析方法
如通过运用情感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文本数据进行情感倾向判断,明确公众对执法事件的态度是积极、消极还是中性,为后续针对性回应提供方向。另外,可通过构建传播网络模型,梳理舆情信息从首发平台到扩散平台的传播轨迹,明确关键传播节点,以便于能够及时掌握舆情传播规律。再者,可通过统计舆情信息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发布量、阅读量、评论量等数据,预测舆情发展趋势。
4.综合分析评估舆情影响因素
舆情的影响程度受多因素制约,事件性质是核心要素。涉及生命安全、公共利益的执法事件,公众关注度高,舆情影响范围往往也很广。此外,公众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也不容忽视,若执法事件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高,易形成大规模舆情。
相关阅读推荐:如何做好事前舆情风险研判与防控?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