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们的网络日常交往来看,使用表情符号表辞达意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它充斥在微信、QQ、微博客、贴吧等几乎所有的社交平台上,不仅包括人际之间私密的网络聊天,还包括社群内半开放的互动交流。作为模拟现实社会交往的形式,因为使用语境、身份差异、认知背景等的不同,一个表情符号往往会造成传受双方的理解差异,沟通有效性以及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最近,#学生微信群发敲打表情被批#登上了热搜。广东潮州一名学生在微信群发送两个“敲打”表情,老师认为该表情不礼貌,有殴打自己的念头,称其没家教并责令写检讨。学生则表示“发这个真的是因为那道题我不能理解”、“绝对没有打人的意思”。学校副校长表示,事后双方已消除误会。
1、学生微信群发敲打表情被批的舆情表征
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4月22日晚上,“微信群发敲打表情”在网络上开始掀起小幅讨论,直至次日中午,热度才开始大幅上升,这一阶段为舆情酝酿期。经溯源发现,澎湃视频为最早爆料者,澎湃新闻、羊城晚报等媒体进行了转发报道。
4月23日12时,网络上关于“微信群发敲打表情”的讨论呈直线上升的趋势,14时至16时到达舆情峰值,随后大幅下降至晚间回归到此前水平这一阶段为舆情爆发期。该话题事实比较清楚,并无争议性的后续情况,随着相关热搜的出现和消失,舆情态势整体表现急剧飙升和快速消退的倒V字形。
据鹰击早发现舆情监测系统显示,微博客类社交平台上博文类型以评论为主,占比69%;转帖22%;原帖仅有9%。由此可见,转帖和评论比例非常之高,网民不仅通过该转发来帮助话题大规模传播促使舆情迅速升温,还直接参与到“学生微信群发敲打表情被批”的事件评论当中来,积极表达个人立场增强话题的传播效果。而原帖主要是媒体报道和网络大V对基本事实的陈述,部分媒体发起网络投票通过争议扩大影响面。
2、网络舆论的散播和讨论
首先是网络媒体方面,截至24日15时,由@澎湃新闻 发起的“学生微信群发敲打表情被批:你怎么看”参与人数52万,过半数的网友认为“这代沟也太大了吧”;仅有少数网友认为“学生有点不礼貌”。由@新浪视频 发起的“你觉得哪个表情包最容易引起误会”参与人数3000+,三分之二投给了“微笑”。具体到该事件,学生发出“敲打”表情之后就失去了对它的控制权,在网络交流中老师难以感受到学生个体的情绪状态,只得根据已有认知来理解从而做出应对,解码过程产生一定偏差。再比如“微笑”表情,老师所感受到的是“礼貌、开心”之义,学生却解释“不发微笑是因为它代表不爽的意思”,代际差异引发不同群体之间的认知差异。
其次是网民讨论方面,代沟、奶奶辈、就这理解能力还当老师、人家这是在敲自己的脑袋啊等评论获赞均在7万以上。一方面,年轻人普遍活跃在社交网络空间,看到报道之后自觉代入学生身份,在表情使用上具有认同感;另一方面,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令网友产生不满情绪,不少网友称“年轻人收笑脸表情的时候说什么了吗”?
3、反思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弊端
对于传受双方来说,网络表情符号有助于带来生动有趣的交流氛围。但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双重偶然性,一是发送者虽能够获得虚拟形象的自我满足感但可能表意不全;再者接受者未必能够全面理解和感受到发送者的初衷和意图。因此,重建社交媒体中的表情符号共识显得尤为重要。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