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舆情已成为影响企业声誉、品牌价值和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航空业作为高度公众化的服务行业,其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舆论焦点。航班延误、服务质量、安全事故、员工言行、票价政策等,均可能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甚至演变为舆情危机。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系统、高效的航空舆情监测方案,及时掌握公众情绪、识别潜在风险、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已成为航空公司、机场及相关监管机构不可或缺的能力。
二、航空舆情监测的必要性
1. 维护品牌形象
航空公司作为服务型企业,品牌形象直接影响客户选择。负面舆情若未及时处理,可能迅速扩散,造成品牌信任危机。
2. 保障运营安全
航空安全是公众最为敏感的话题。任何与安全相关的负面信息,若未及时发现和澄清,可能引发恐慌,甚至影响航班正常运行。
3. 提升客户满意度
通过舆情监测,航空公司可实时了解客户反馈,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
4. 应对突发事件
在航班延误、取消、事故等突发事件中,舆情监测可帮助企业在第一时间掌握公众反应,制定应对策略,防止事态扩大。
5. 辅助决策支持
舆情数据可作为企业战略调整、市场定位、产品优化的重要参考依据,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三、航空舆情监测方案设计
1. 监测目标
- 品牌声誉监测:监测与航空公司品牌相关的正负面信息。
- 服务舆情监测:关注客户对航班服务、地面服务、客服响应等方面的评价。
- 安全舆情监测:重点关注涉及飞行安全、事故、故障等方面的信息。
- 政策舆情监测:监测公众对票价政策、退改签规定、会员制度等的反应。
- 竞争对手舆情:分析行业内其他航空公司的舆情动态,获取市场情报。
2. 监测范围
- 平台覆盖: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论坛、视频平台、航空公司自有平台等。
- 语言覆盖:中文为主,国际航线需覆盖英文、日文、韩文等多语种。
- 内容类型:文字、图片、视频、评论、转发、话题标签等。
3. 监测关键词设置
- 核心关键词:航空公司名称、航班号、机场名称、品牌口号等。
- 事件关键词:延误、取消、事故、投诉、服务态度、退票、赔偿等。
- 情感关键词:恶心、愤怒、满意、点赞、失望、惊喜等。
- 竞品关键词:其他航空公司名称、服务对比、票价比较等。
4. 技术工具支持
- 舆情监测系统:如人民网舆情、清博大数据、鹰眼速读网舆情系统、新浪舆情通等。
- 自然语言处理(NLP):用于情感分析、关键词提取、话题聚类。
- 数据可视化工具:如舆情监测系统自带舆情趋势图表展示等。
- 预警机制:设置敏感词触发机制,实现7×24小时自动预警。
四、航空舆情监测实施步骤
第一步:需求分析与目标设定
- 明确监测目的(品牌维护、危机预警、服务优化等)。
- 确定监测范围(平台、语言、内容类型)。
- 制定监测周期(实时、日、周、月)。
第二步:主题设置(关键词库建设)
- 建立核心词库、扩展词库、负面词库。
- 定期更新关键词,特别是突发事件期间。
- 结合历史舆情数据,优化关键词命中率。
第三步:系统部署与数据收集
- 部署舆情监测系统,接入各大平台API。
- 建立数据清洗机制,剔除广告、重复、低质量信息。
第四步:数据分析与情感识别
- 利用NLP技术进行情感分类(正面、中性、负面)。
- 识别热点话题、关键意见领袖(KOL)、传播路径。
- 分析舆情传播速度、影响范围、用户画像。
第五步:舆情预警与报告输出
- 设置预警阈值。
- 自动生成日报、周报、月报,包含舆情概况、热点事件、情感趋势、风险等级。
- 对高风险舆情,立即推送至公关、客服、法务等相关部门。
第六步:应急响应与舆论回应
- 启动舆情应急预案,成立专项应对小组。
- 发布官方声明、澄清谣言、回应关切。
- 通过主流媒体、社交平台进行正向回应。
- 跟踪后续舆情变化,评估应对效果。
第七步:复盘总结与策略优化
- 对舆情事件进行复盘,分析原因、传播路径、应对得失。
- 更新舆情应对预案,完善关键词库。
- 加强员工舆情应对培训,提升整体反应能力。
五、案例分析:某航空公司航班延误舆情事件
事件背景:
某航空公司因天气原因导致北京至上海航班大面积延误,部分旅客滞留机场超过6小时,情绪激动,现场视频被上传至微博,迅速登上热搜。
舆情监测过程:
- 系统在事件发生后30分钟内捕捉到关键词“XX航空+延误+滞留”。
- 24小时内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5000万,负面情感占比达78%。
- 监测发现多个KOL转发并批评航空公司回应不力。
- 公司迅速发布致歉声明,安排旅客食宿,并承诺赔偿。
- 后续通过微博直播答疑,逐步扭转舆论方向。
结果评估:
舆情在72小时内趋于平稳,负面情感下降至35%,客户满意度回升,品牌形象未受长期损害。
六、优化建议
1. 加强AI智能分析能力
引入更先进的语义理解模型,提升对讽刺、隐喻等复杂语义的识别能力。
2. 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
舆情监测不仅是公关部职责,应与客服、运营、法务、飞行等部门协同联动。
3. 强化正面舆情回应能力
主动发布正面内容,如乘客感人故事、员工风采、安全记录等,增强品牌好感度。
4. 开展舆情应对演练
定期组织舆情危机模拟演练,提升团队实战应对能力。
5. 关注国际舆情动态
对国际航线、外籍乘客的舆情反馈建立专门监测机制,避免跨境舆情危机。
七、结语
航空舆情监测不仅是技术工程,更是管理艺术。它要求企业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响应力和高效的协同力。在“人人皆媒体”的时代,任何一次服务疏忽都可能被放大为品牌危机,也可能因一次真诚回应而赢得公众尊重。
因此,航空公司应将舆情监测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构建“监测—分析—预警—应对—复盘”的闭环机制,真正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的转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阅读推荐》》3.21东航MU5735客机坠毁事件舆情研究报告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