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舆情研究 >>正文
张雪峰与新闻学教授关于新闻学专业之争的网络舆论反思
2023-06-25 13:31 作者:蚁坊软件 浏览次数:2965 标签: 网红舆情 教育舆情 高校舆情 新闻舆情
"速读全网"舆情,了解传播路径,把握发展态势——点击试用鹰眼速读网全网舆情监测分析系统

近日,关于新闻学专业是否值得报考、新闻学专业有没有用等问题在网络中掀起了不小的讨论热潮。此次讨论缘起于拥有众多粉丝的考研辅导老师张雪峰此前在直播中发表了“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等言论,面对这样的言论,一些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教授们发表了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见解,由此在网络中引发了阵阵讨论。对于这场在网络中有着强大粉丝影响力的自媒体网红与高校教授之间围绕着新闻学专业展开的讨论,为何引发了如此大的关注热度?新闻学专业是否值得报考等问题舆论场内呈现出什么意见?以及舆论场为何形成不同的舆论意见,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将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网络关注热度演化趋势以及关注热度高涨的原因分析

 

张雪峰关于“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要把他打晕”的言论发表于5月中旬,6月14日,张雪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新闻传播的学生中有80%是没有从事本行业的,新闻传播在曾经是很好的专业,现在每个人都是自媒体;985教传播的教授粉丝量还不如我,是不是有点问题”,这些言论在网络中小范围内引发讨论。6月15日,新闻学教授怒怼张雪峰,称“千万别被网红忽悠,新闻专业能文能武,主流媒体依然是一个能吸纳就业的行业,进可以自主创业、到互联网大厂,退可以考公务员,到国有企业。”6月16日,有关于重庆大学新闻学教授怒怼张雪峰的新闻报道逐渐增多,新闻学教授和网红考研辅导老师之间的观点交锋在网络中开始引发广泛热议,形成了一个热度峰值。6月17日,这一话题的热度仍旧居高不下,同时有关于新闻学专业到底值不值得读的相关话题也在不断生成,新闻学这一专业进入公共视野的讨论不断延伸,传播热度再次攀升。6月18日,厦大新闻学教授邹振东谈张雪峰言论,称“值得反思张雪峰提出的问题,却不要轻信他的结论”,讨论热度再次掀起,各类讨论话题也愈演愈烈,传播热度于6月19日进一步攀升。

新闻学专业之争之所以形成如此大的关注热度,除了不同传播主体不遗余力地推动之外,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因素。首先,张雪峰作为一位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老师,自然具备一定的网红效应,加上他从相对功利化的视角犀利的发表对新闻学专业的看法,这容易激起年轻网民和学院教授这两类群体的积极参与,而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之争也是激发关注度的重要推动力;其次,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行业确实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新闻学专业的就业环境也在遭遇一定的挑战。这些因素是新闻学专业之争形成如此大关注热度的重要原因。

吵得不可开交的态势下,网络舆论呈现出哪些意见看法?

从网红老师和新闻学教授之间的新闻学专业之争所形成的网络舆论来看,整体上呈现出吵得不可开交的态势。舆论意见分布主要在对立的两方,一方认为张雪峰说的对,一方面他确实是站在务实就业的角度为学生选专业考虑,这使不少网民产生了共情心理;另一方面在如今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传播环境下,从事信息传播工作的门槛好似逐渐降低,加上现在各种传播乱象丛生,新闻学专业背后的专业性仿佛不复存在。而对立的一方则是认为对张雪峰观点持不同看法,更多的是站在学院派教授的角度发表观点,他们认为新闻学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学科,自媒体也只是一个极小的板块,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依旧存在一定的就业空间等。总体上,认同张雪峰观点的舆论声量是极高的,由此也可以感受到学院派教授们对于这一问题辩驳后的无力感。

网络舆论意见对立背后有哪些问题值得反思?

对于这一问题所形成的网络舆论,看似是对立的两方,其实所形成的舆论力量是较为悬殊的,即认同张雪峰的舆论力量是明显强大的。新闻学专业不值得报考、新闻学专业实用性不大等成为了大部分网民认同的观点,透过这些观点可以发现,其背后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1、客观存在的众多不良传播现象带来的舆论反噬

不少网民之所以抨击新闻学专业,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各种新闻传播乱象的出现,这些传播乱象将信息传播环境搞得乌烟瘴气,以往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专业性消失殆尽。尤其是当不少新闻媒体也对此次新闻学专业之争发表评论文章后,更是惹得不少网民对这些新闻媒体大加鞭挞。如新京报在发布了那篇题为《要不要学新闻,不能只凭网红一张嘴》的评论文章后,众多网友表示不满,不少网友还细数了现在不少新闻媒体种种不良传播行为。由此也可以看出,反对学习新闻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以往各种传播乱象的一种舆论反噬,而这无疑是需要好好反思的。

2、信息传播环境叠加就业环境的变化给新闻学专业的选择带来了更多现实考量

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极大地改变了当下的信息传播环境,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人实现信息传播的门槛降低,专业媒体不管在传播速度上还是在传播内容上也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现在的就业环境不是很理想,就业压力大。两大环境变化的叠加确实使在新闻学专业的选择上,普通群体有了更多的现实考量。由此也可以看出,对新闻学专业值得不值得报考这一问题的讨论也是对宏观环境变化的一种反应。

3、专业学科进入公共讨论领域或许确实存在专业性与大众性的矛盾偏差

网红辅导老师与学院派教授对于专业学科是否值得报考的争论,以及对这一问题争论后所形成的舆论态度,确实反映出当一门专业学科进入到公共讨论领域之后,显现出来的专业性与大众性的矛盾偏差。专业学科的专业性、系统性以及对人思维理性的培养在公共讨论领域中是相对隐性的,也是不堪一击的。公共领域的大众属性更强调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专业与生活的关系等,网民对于专业所带来的现实利益的表达诉求则更为积极。所以这种专业性和大众性的矛盾偏差,也给我们该如何认真、理性地选择一门专业带来了反思。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热门文章 换一换
文章推荐换一换
舆情监测关注问题换一换
舆情监测公司排名 舆情分析 舆情管理 舆情监测系统 全网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 舆论 舆情监测平台 互联网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测服务平台 热点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舆论聚焦 中山大学张鹏 超强台风山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微博传播分析 网红直播 手机舆情监测 做好舆情监控 舆情监测报价 网络热点事件 舆情搜索 舆情预警系统 近期舆情 舆情报告 舆情 免费舆情软件 舆情监测方案 舆情监测解决方案 舆情是什么意思 网络舆情监测 舆情案例分析 专业舆情监测 媒体舆情监测 药品安全事件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洁洁良 乐清女孩 新浪微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2019网络舆情事件 山东寿光水灾 社会舆情 舆情监测哪家好 舆情监测方法 舆情监测报价 新浪舆情 手机舆情监测 近期舆情 网红直播 舆情事件 免费舆情监测软件 社会舆情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报告 舆情监测软件 网络舆情监测公司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分析 舆情监控前几大公司 网络舆情监控软件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是什么意思 免费舆情监控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网络舆情分析 舆情 政务舆情 什么是舆情 新华网舆情在线 舆情监控系统 互联网舆情分析 社区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网络舆情管理 人民舆情监控 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 涉警舆情 鹰击 鹰眼舆情
标签云 换一换
农业舆情 农村舆情 生态环境舆情 自媒体舆情监测 辖区舆情监测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系统 属地舆情监测 2023年舆情分析报告 23年舆情报告 应急舆情 安全生产 新闻舆论阵地管理 消防救援舆情 自媒体传播 自媒体乱象 女权舆论 性别矛盾 民族宗教舆情 宗教舆情 网络传播规律 金融舆情 银行舆情 网络意识形态 舆情治理 互联网舆情治理 网络舆情治理 舆情舆论汇总 舆情应对 网络综合治理 2022年舆情报告 网络安全 老年人保护舆情 妇女儿童舆情 未成年人舆情 电力舆情 舆情引导 舆情日报 两会舆情 突发公共事件 金融监督管理局 审计局 舆情处置 舆情回应 短视频 舆论失焦 政法舆情 网络实名制 舆情监督 乡镇舆情 市场监管 涉毒舆情 奥运会 舆情周报 涉稳舆情 疫情搜索大数据 监狱舆情舆论 烟草舆情舆论 铁路舆情 舆论知识点 新闻传播理论 开源情报工具 新疆棉花 行业舆情 视频舆情监测 社会情绪指数 舆情风险 正面舆情 网络暴力 社会性死亡 辟谣 涉犬舆情 法治舆情 大数据舆情监测 信息挖掘 事件过程 网上舆情 鹰眼速读网 鹰眼舆情 鹰击早发现 鹰击 清博大数据舆情 蚁坊 互联网舆情监测 舆情格式 疫情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监测软件排名 抗疫英雄事迹舆情 虚假新闻 什么是舆情 舆情传播 舆情分析研判 互联网舆情 网络舆情网 如何网络舆情 2020年舆情报告 2020年舆情 社交媒体舆情 疫情舆情 医院舆情 舆论风险防范 热点监测 舆论监测软件 深度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 网络在线教学舆情 抗击疫情 疫情舆情分析 舆论分析 舆情公关 财经金融舆情监测 舆情事件 舆情案例 舆情系统 虐童事件 免费舆情监测软件 反转新闻 免费大数据平台有哪些 在线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哪家好 舆情监测方法 舆情监测报价 做好舆情监控 网红 微舆情 微博传播分析 舆情监测工具 传播路径分析 网红直播 舆情预警系统 近期舆情 手机舆情监测 全网舆情监测 新浪舆情 舆情搜索 网络热点事件 新华舆情 2019网络热词 网络流行语 在线监测软件 大数据分析工具 百度舆情监测 舆情监控前几大公司 数据分析软件有哪些 企业危机管理 315 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舆情监测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安全舆情事件案例 社交新全媒体监测系统工具平台公司 网信办信息汇总 危机公关 政府舆情 舆情监测预警 舆情监测解决方案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网络舆论监测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互联网舆情分析 舆情是什么意思 德云社 网络舆论分析 大数据舆情监测案例 互联网舆情监测平台 政府舆情监测系统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哪家好 网络社会热点舆情分析系统 舆情信息收集 假期舆情 媒体监测 数据监测 谣言传播 新闻舆情 舆情查询 舆情预警 网络热词 地方舆情 社会事件舆情分析 微博数据分析 地震舆情 民生舆情 舆情风险监测 高考舆情 政府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方案 舆情案例分析 网红舆情 舆情监测公司 2019舆情热点 舆情监测软件 舆情监测 社会舆论热点 犯罪舆情 科技舆情 股票舆情 月度舆情分析 消防舆情 舆情信息分析 航空舆情 微信舆情监测 民航舆情 舆情数据分析 消费舆情 环境舆情 人物舆情 公益舆情 食品舆情 新媒体舆情 新媒体舆情监测 感动中国 学校舆情 舆情监测平台 大数据舆情 大数据舆情分析 影视舆情 舆论监督 2019舆情 网络舆情监测 2018舆情事件盘点 2018舆情报告 舆情监测服务商 免费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报告 负面舆情 舆情分析 舆情研判 舆论监测 校园舆情 舆情热点事件 公共事件舆情 雾霾舆情 蚁坊软件 高校舆情 港澳台舆情 媒体舆情 涉军舆情 涉法舆情 拆迁舆情 网络舆情 舆情反转 旅游舆情 反腐舆情 海外舆情 信息惠民 灾害舆情 应急管理 智慧城市 体育舆情 景区舆情 媒体舆论 娱乐舆情 检察舆情 政务舆情 税务舆情 强拆舆情 司法舆情 舆情研究 交通舆情 企业舆情 法院舆情 舆情指数 政策舆情 舆情汇总 会议舆情 医疗舆情 环保舆情 涉警舆情 明星舆情 社会舆情 教育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