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基层单位是最直接与群众接触、并且接触最多的政府机构,随着国家法治化和民众维权意识的提高,有关基层单位的舆情往往会成为民众、媒体、国家关注的重点,基层单位的舆情事件爆出后频频引起公众的热议也能印证这点。因而基层单位正确认识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了解基层舆情危机的来源是其做好舆情管理,提升单位公信力的重要方式。
基层单位会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舆情危机,基层单位自身的管理工作不善(包括群众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群众的维权处理不当,基层单位人员的不当言行等)会产生舆情危机,基层单位舆情应对的不当也会引发舆情危机。
一、单位自身管理工作不善引发的基层舆情危机
1、群众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
基层党委政府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踏踏实实去做,尽力满足群众的合力利益,化解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美化环境的综合建设,提升基层单位的形象和美誉度。若是基层单位无法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无法化解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无法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必定会引发群众对基层单位的反叛行为,甚至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2、群众的维权处理不当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群众的维权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掩盖了许多矛盾。但是,最近几年来,社会问题日渐复杂,群众的权利意识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若是群众的维权处理不当,必定会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不配合政府的工作,还有极个别群众,甚至会想着把事情闹大来寻求其他群众和舆论的同情。并且一些群众个人诉求舆论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遇到事情向基层单位反映,而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好问题后,就会希冀于把事情闹大,由层级高的政府部门出面解决,导致越级上访时有发生。
3、基层单位人员的不当言行
基层单位的领导人或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均代表着政府单位的形象,会形成群众对政府单位的第一印象。基层单位人员好的言行,会增加群众对政府的好感和信任,促进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畅通官民之间的良好沟通。而基层单位人员不好的言行,会增加群众对政府的憎恶,引发群众的反感情绪,从而阻碍政府工作的贯彻执行,形成恶性循环的圈子,等政府后期再想要来补救官民之间的关系,就会难上加难,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和成本。
二、舆情应对不当引发的基层舆情危机
基层单位舆情应对不当表现为:基层单位应对舆情的思想认识不足、监管手段不强、处置方法不当三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基层干部在舆情工作中更多的是注重信访、安全、群体性事件等社会现象,而对网络等虚拟社会的“舆论危机”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认识不足,将网络舆情视同为一般的突发事件来处理,而忽视了网络舆情所具有的传播快、影响面广、消除影响慢等特点,待到舆情危机形成后才意识到,已经错过了引导处置的最佳时机,丧失了工作的主动性。
2、监管手段不强
很多舆情是在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滋生和爆发的,这个“时间差”给舆情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再加上在以前的工作中,针对舆情的收集和监测主要是靠人工从各网站搜索,也容易形成监测收集信息不及时、反映滞后、被动等问题。待到地方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注意到舆情,往往已经错过舆情处置的最佳“黄金4小时”,热点已经在网上充分传播和发酵,造成地方党委政府处在被动应付的不利地位。
3、处置方法不当
基层单位应当对与之相关的舆情进行全面关注,必要时及时进行引导,特别是对负面的观点要快速跟进并解释、疏导。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既具备网络传播信息的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舆情处置方法。目前,还有很多的基层部门单位缺乏相应的知识累积和有效的处置方案,一旦出现负面网络舆情,就存在“捂、盖、瞒”的思想,往往采取简单的封堵、回避方式处理,容易造成应对失当、跟进不力等状况。
【免费试用基层单位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可拨打400-677-0986或点击右侧在线咨询】
相关搜索:政府如何做好基层舆情工作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